文**/圣严法师*
问:社会的中坚分子,大家说的「五年级」,近来也步入中年了,有人不免有「中年危机」,往回看,觉得这一生似乎小有进展,却又没有大成就;往前看,人生要改变,代价又太高,没有改变本钱了,好象卡住了,举目茫然啊。就这样等老吗?
答:虽然有句老话:「人到中年百事哀。」但那可不一定喔,有些人到了中年,四、五十岁时,有太太、父母、孩子,自己也小有成就,或者更好,享有很高的财富跟社会地位,等于是人的黄金时代。
也有人不那么顺利,人到中年,感觉对现况不是很满意,往未来看,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如果把事业、财产当作自己的目标,用一个存款数字,或社会标准,当自己人生的目标,这会惹来很多的痛苦,永远也比不完。
人到中年,应在意的是活得踏实,没有浪费时间,没有糟蹋自己的身体、名誉,没有伤害其它人。如果能尽力而为,帮助其它人,不论有钱、没钱,有没有地位,你的一句话、一个念头,或者一个表情、一个手势,都能影响其它人;让人快乐,就能让自己感觉很快乐--这就是人活着的价值。如果这样,中年人不要担心未来会茫然。
像我这样的人,原本在清凉寺一事无成,没人看得到我,也没人看得起我;直到四十五岁,得到博士学位时,我已中年了,但是,台湾没有人要我。我到了美国,名义上当住持,其实是当庙祝,我没有主张和实权,只是照顾那个庙就是了,还要买菜、煮饭、扫地、照顾信徒。
那时,我不觉得自己悲哀,其实,在那个状况下,是没有前途的。但我还是尽全力把当前的事做好,奉献所学。我也曾经流浪纽约街头,根本不知道未来是什么。
渐渐的,有些美国人跟我学打坐、学佛;台湾也开始有人需要我。我回到台湾,待的寺庙好象也不是很大,看起来没有「前途」和「地位」,我也不在意,但我尽力奉献我所知道的。就这样,我六十岁,才开始建设法鼓山。
像我这样的生命过程,并不顺利,我并不觉得悲哀,因为我没追求什么,没有和任何人比。我经常告诉学生、弟子,不要跟人比、不要跟自己比。
跟人比,比不过人,会气馁;比过了,会骄傲。跟自己比,今年是不是比去年多赚一点、地位和身价上升或下降?要这样比会一年年痛苦。
因为人的生命过程,就是起起落落,一帆风顺是不多见的,何况,人的健康、社会大环境,都不是个人可随心所欲的,要各种条件皆具,人生才能往上的。
我常勉励大家,往下走时,不要沮丧;往上走时,也不要兴奋,如此才会有自在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