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 VS. 限制









 在报上看到了一则旧闻,有个植物人自杀了。

说植物人自杀其实用字不确,大家都知道植物人是「睡眠人」,除了安乐死,不可能有「自杀」的方法。


我们所说的这位对象,是「前植物人」。


他是难得的,长年昏睡后,居然苏醒的例子。


男孩成为植物人时,只有十九岁,正在念大学,有一位要好的女友。


他因为脑溢血,转成中风,成为了植物人。

 
 

在他陷入昏迷时,他的女友没有放弃他,一直来医院探望。


据报上所载:这时间接近一年。


之后是因为病者的母亲觉得不应该耽误女孩子的青春,所以力劝她不要去探视自己的儿子。


而女孩离开时,还要求男孩的母亲:


万一男孩醒了,一定要通知她。


一年后,男孩居然 真 的醒了,母亲将他接回家中。


由于昏睡了一年,身体机能受到影响,肢体似乎退化了,男孩变成了半残废,靠轮椅辅助生活。


母亲为他在亲戚开的相片冲洗店找了工作,但是男孩的社交和生活圈缩小,没有朋友,看不到未来,意志始终十分消沈。


女孩子这时候回头来找他,而由于男孩的情形,母亲认为两人在一起不会有好结果,再度「为了那个女孩好」,也希望自己的儿子「不要害人」,所以要求两人分手。


两人是何时分手,报上没写。


但是透露说男孩的意志益发消沈,多次起厌世之语,因此家里一直担心他会自杀。


依此也许可推断这不会是太久前的事。


自杀的直接原因是男孩接到了同窗好友的喜帖,看到别人能正常的结婚生子,而自己一生无望,于是在自己卧室内割腕而死。


而他终于弃世时,离他苏醒已经七年,他的死实在是令人扼腕。


将心比心,就从报上所提供的这些资料,其实也可以推理出许多事情来。


这位母亲显然是有良知有道德的好人,不愿意耽误儿子女友的青春,不愿意害别人家女孩子守着自己残废的儿子终老。


也或着她整个出发点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担心儿子万一被女友抛弃后会受不了打击。


但是,无论哪一种理由,其实都只反证了她对自己儿子的看法,她觉得她的儿子没有用,不可能有未来,不够资格与正常人平起平坐。


无论是因为爱,还是因为无知,这位母亲在他儿子苏醒后所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剥夺他儿子的生机。


他醒来后还活了七年,植物人苏醒是多么大的奇迹。


而这个母亲没有看到奇迹,只看到限制。


她所做的是要他安于这个限制,而不是突破这个限制


这七年,我以为正是这孩子从挣扎到屈服的过程。


他的死等于完全赞同了她母亲对他的看法:


他没有未来,他的生命只是个拖累,他没有资格做正常人能做的事,唯一应当有的生存方式是无声无嗅,不要害人的活下去。


当有人让我们相信了自己的生命毫无价值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除了就死,他还能有什么想法。


我决无意要怀疑或谴责这母亲对孩子的爱。


但是忍不住要想:


脑痲痹患者孙嘉梁的母亲如果也只看到这孩子的限制,那么孙嘉梁不会成为联考状元。


日本的「熊宝宝人」乙武洋匡,一生下来就无手无脚,如果他的母亲只看到他的限制,那么他不会成长成这样富朝气有幽默感的人。


你把你的子女当成什么样的人,他们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你用限制教导他们,他们就会学到限制,你用希望教导他们,他们也会学到永不对自己失望。


别让自己或是家人『限制』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