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电子血压计格外显眼。四个多月前,五十七岁的李嗣涔在学校主持会议,忽然眩晕中风。他因为练 习气功,过去二十年不曾感冒,也从来不量血压、不做健康检查。走过这一关,现在的他时时提醒自己 量血压,好好把握生命,不要有遗憾,「因为人随时会走。」走过这一关,现在的他时时提醒自己量血压, 好好把握生命,不要有遗憾,「因为人随时会走。」 「妈妈,我可不可以延毕一年?」李嗣涔夫妇从来没想过 这个「问题」会发生在自己女儿身上,非常吃惊。女儿和父母关系亲密,也没有叛逆期,突然说要延毕,让父母很难接受。 毕竟,李嗣涔当年念台大电机系时,一心一意要出国念书,赶着毕业,考托福、GRE,「毫无疑惑」。 而活的迷惑,普遍存在于目前的年轻世代。 学问。 台湾教育体系过度强调生存,忽略了生命,许多人是碰到人 生的关卡,例如,活到四十岁,人生都已定型,才蓦然惊觉:「这是我要的人生吗?我这一生难道就这样了吗?」
「生存是会改变的,生命是不变的,大学毕业后,还要花十个社会大学的时间,才能对生命问题融会贯通,」李嗣涔提醒, 如果能在年轻时期,就建立好生命哲学,或许可以避免很多悔憾。 李嗣涔会有这种体认,和他年少时的生命经历有关。 他二十四岁当兵,父亲突然过世。「人不见了的感觉,真的很奇怪,」即使过了三十几年,李嗣涔想起父亲,仍然热泪盈眶。 他虽然和父亲不那么亲密,但是,没有机会和父亲分享荣耀,没能及时告诉父亲对他的爱,至今还是很懊悔。「人就不见了, 你有再多的话,也不能跟他讲了,」他声音激动哽咽,停顿了好几秒。 为了扎根生命哲学,李嗣涔召集其它教授,在台大推动生命教育,先从通识课程强化人生根源的探讨,又在去年成立生命教育 研发育成中心,为高中的生命教育课程编纂教材,并且开设各种工作坊,培训高中老师成为生命教育种子教师。 台大还在校内精挑八名大一新生导师,从去年开始,负责「大学101」的课程,每班只有二十五人,由导师亲自到宿舍讲授。 「什么是永远的价值?要怎么面对自己、面对失败?」台大生命教育自杀防治小组召集人、生物环境系统工程系教授张文亮举 例他上课探讨的议题。张文亮的生命教育课,在台大校园成为热门课程,每学期登记报名人数都超过一千人。 挽救奇差的人际关系 除了探索生命哲学,台大尤其着重教导人际关系。 李嗣涔分析,台大许多学生从小就是资优生,竞争心特别强,总想和人分出胜负,只关注自己,人际关系很差,也不愿意接 受任何不同意见。「觉得自己最厉害,人家不够格,人我关系奇差无比,」李嗣涔感叹,等到他们出了社会,发现有人比自 己更厉害,又会掉进另外一个极端,像从天堂跌到地狱,信心彻底垮掉。 解决之道,是透过生命教育,让这群眼高于顶的年轻人,学会关心并服务别人,有同理心。李嗣涔发现,这其实也是在培养 年轻世代的领导气质,「领导者的生命教育,绝对比生存教育还要重要。」 为此,台大从前几年开始力推服务学习,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体验真实的世界,首先是到小区的中小学协助清扫校园,现在慢 慢走出台湾,和其它大学的学生合作,远赴大陆青海帮助偏远地区小孩学习英文。 在今年的大一新生训练上,李嗣涔有感而发地说,年轻人都想拯救世界,却没有人愿意帮妈妈洗碗。但是,人际关系和同理 心是年轻世代最重要的人生能力,这种能力应该先在家庭培养,从和父母亲的友善互动做起,在互动中培养同理与沟通的习惯, 之后,才有能力向外扩散,真正去改善世界。 | 傅钟后的台大校长室,摆满了书,办公桌旁,一台电子血压计 格外显眼。四个多月前,五十七岁的李嗣涔在学校主持会议, 忽然眩晕中风。他因为练习气功,过去二十年不曾感冒,也从 来不量血压、不做健康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