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师到人师

邹景平/信息科技专栏作者/


  去年秋天,我接了一门研究所课程,重回阔别二十多年的大学校园,担任与「教学设计」相关课程的讲授,总不禁会将今昔的教室、学生与教学方法做一对比。

 最大的差异关键是科技与网络,以前教室内只有白板,如今大学内的计算机教室的配备是一流的,各式设备齐全,以前我要带好几本书去教课,如今我什么都不用带,所有讲义和参考数据都放在网络上,只要到教室后,从网络下载就可以了!

 我用Google sites替班上同学建立了一个学习网站,他们用这个网站上传作业、分享资源并进行互动。我也把上课教材放在上面,遇到有好的参考资源,也随时分享给大家,当他们发现Google sites的便利之后,就针对硕士论文写作相关资料的收集、分享和讨论,独自又建了一个新网站。他们能学以致用,让我非常开心!

 以前是个信息匮乏的时代,上课全凭一本教科书,如今网络上各种教学素材充沛,学生只要有心,不难找到比老师提供的更好的资源,老师也可随时透过网络,补充教学资源,上课只要做重点介绍与解说即可,以前那种老师上课从头讲到尾、唯恐遗漏某些内容的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学生固然可以找到好信息,但如何引发他们与内容做深度对话,就必须经由「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在教室中互动与讨论,或者经由作业的写作,逐渐引领学生培养分享与思考的习惯。老师可从学生的响应与作业中,逐渐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而针对学生不同的背景、个性与需求,提供适切的启发和激励,也成为老师的新角色–也就是因才施教的「人师」。

 我是台大工学院毕业的,大学时的老师,上课时依着教科书照本宣科,只谈专业知识,从来不提与个人有关的事,也很少问学生问题,同学也只是下课后才有机会互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老师只灌输知识,可说是标准的「经师」。

 我以前教书,也是模仿自己的老师,上课时绝对不提书本以外的事,也不点名,对个别学生的印象模糊,结果期末计算成绩时,我只能以考试结果来评分,而这次教课,因为学生人数少,教室内的互动较多,我对学生的认识就深入多了,不但能叫出每位学生的名字,还能分析他们不同的个性,并适时予以诱导,不须考试,无形中我就累积了一张主观的成绩表,而非仅凭考试打分数,我发现自己多少做到一些「人师」的角色。

 另外在教学设计上,我也有了新观点,我认为目前许多学术上的「教学设计模式」,有其执行上的困难,尤其是前端的学习者需求分析,在没有进入教室接触学生之前,是很难正确理解与掌握的,也就因为前端不清楚,后端若花太多心力去规划和设计教学细节,是否得不偿失?但另一方面,因为事先曾经规划设想过,要调整修改就比较容易,所以授课前先做「教学计划」,还是有其必要!

 目前学术上的「教学设计模式」,教学目标还是以知识灌输为主,教学成效也只评量知识层面,缺乏对于学生学习情感和意愿的关注,在学习目标评量上,也只是偏重于短期内的学习效果,未考虑对学习者的长期影响,换言之,「教学设计模式」是以「经师」角色为依归。

 经师的角色,很容易被数位教材取代!因为网络的普及,信息容易撷取,学生更需要的是「深度学习」,也就是跟学习内容有关的「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的过程,这大多在师生、生生互动过程中发生,老师的「人师」角色随着科技发达而逐渐加重。

 中国自古即有「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的说法,如何引导老师从经师转为人师,是我们教育界面临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