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德国幼儿园一日活动

作者:刘丹遐  来源:南京外国语学校


 


    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我参加了AFS国际文化交流组织,在德国学习了一年。在这期间,我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Wuppertal(武珀塔尔)一所幼儿园当了一天义工保育员,切身体验了德国幼儿园的一日活动。
 
    幼儿8:30入园。那天,我和房东14岁的女儿Janna7点不到就到了幼儿园,但值班老师Heide在我们之前就已经到了。Heide站在楼房前,微笑着向我们招手,然后指了指身旁几个半人高的垃圾桶。我的保育员工作就从搬运垃圾开始了。德国是一个十分重视环保的国家,垃圾分类处理,幼儿园在这一点上也不含糊。我吃力地将各种不同类别的重重的垃圾桶搬到马路旁,以便环卫工人清理回收。
 
    清扫干净昨天留下的垃圾,见时间还早,我就和Janna一起好奇地在这个只有三个班的幼儿园里转悠。楼房的门厅很小,两旁的玻璃橱窗里展示着孩子们的美术作品。 穿过门厅是一条长长的过道。过道虽然很窄,但为了方便孩子们换鞋,一侧还是放了一条凳子(孩子室内室外活动的鞋子不一样)。长凳上方是一排衣钩。 走道的两侧是活动室。我信步走进了右手第一间活动室,只有六七十平方米大的地方可谓一应俱全:有“童话城”、“美术角”、“手工区”,各式各样的玩具堆放在中间的大圆桌上。通过房间内侧的门,我们来到一个小饭厅。这里整齐地摆着五六张方桌。饭厅的一角有一个大橱柜,里面是塑料餐具和叠放得整整齐齐的毛巾,橱柜边是一个供孩子们洗手的水池。
 
    八点刚过,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孩子。可孩子粘着妈妈怎么也不肯放手。哭声几乎惊动了所有的老师。
 
    早餐时,孩子们很有秩序地洗手后,各就各位地坐在摆好了餐具的小方桌边。桌上放着一壶水果茶、一瓶矿泉水。用餐开始了,孩子们唧唧喳喳地拿出自己用饭盒带来的面包或土司。虽然整个房间顿时闹哄起来,但老师没有要管的意思。用完早餐,孩子们起身收拾起自己面前的餐具,一个跟着一个地去水池边用洗洁精泡了泡后冲洗干净,再将餐具擦干后整齐地摆放在自己刚才坐的餐桌上。这一切没有老师的指挥和催促,所有孩子都做得很自然,自然得像吃饭、睡觉一样。
 
    早餐后,孩子们开始了室内的自由游戏。有的画画、折纸,有的下棋,还有的在搭积木、玩家家。 这段时间的游戏,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他们“指导”的含义和我们的不太相同,比如画画的“指导”,不是命题作画,或者告诉孩子怎么画,而是对孩子们富有创造性行为的赞许与肯定,比如,当孩子将红色往蓝色上面涂画时,他们会轻柔地说上一声:“原来蓝色加红色是会变成紫色的呀,好神奇哦!”于是,孩子惊喜于自己的新发现,并兴奋地到处向人们展示。孩子们游戏时,我坐在一旁。不停地有孩子跑来向我展示自己的“成就”:有的把一个纸筒糊在了一张白纸上,说是博士帽;有的将一张报纸撕成了碎条,说是杨柳枝;还有的用各种积木堆在一起,叠了根高高的柱子,然后很激动地要我去瞻仰他的摩天大楼……我被孩子们的童趣感动了,也被老师们宽松的教育理念所感染,情不自禁加入到了他们的行列中。
 
    教学活动开始了,Heide和另外一位老师搬来了十几张凳子围成了一个圆圈,招呼正在四下游戏的孩子们过来坐下。孩子们很快静了下来,Heide绘声绘色地开始了她的知识小故事:“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继续我们的世界旅行……”随着孩子们兴奋的呼喊,Heide领头唱起了儿歌。孩子们边大声地跟唱,边手舞足蹈地随着Heide做着跋山涉水的动作。不一会儿,孩子们就唱唱跳跳地转遍了三大洲,儿歌的教学也在唱唱跳跳中完成了。
 
    午饭时,为了防止孩子们把酱汁溅到身上,老师给每人发了一张餐巾,并亲手帮他们围在脖子上。期间,半托的孩子陆陆续续被家长接走了,剩下的孩子有的要午睡,不午睡的则到院子里玩耍。我没能好好地吃上几口,就被几个孩子拖到院子里陪他们玩沙子。
 
    下午的时光在宽舒的活动中结束了。孩子们放学后,我和几个老师一起打扫教室。她们并不年轻的脸上现出了倦容,然而嘴角依然荡漾着笑容。我伸了伸酸痛的腰腿,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兴致盎然地整理着孩子们没有画完的作品,由衷地感到了她们对孩子、对工作的那份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