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改变

思维改变


   邹景平/资讯科技专栏作者


 


《追逐日光(Chasing Daylight) 是一本用生命写出的好书,其中,有许多精彩的思维转换与实践,很值得细细琢磨与深思。


 


KMPG公司拥有两万名员工和百年历史,是名列美国前四大的会计公司,资产达四十亿美元,作者尤金瓯凯利是KMPG公司美国区的总裁,行事历永远排到十八个月之后,他无时无刻不在工作,周末在工作,夜晚也工作,穿梭世界各地,马不停蹄。


 


2005年春天,白宫邀请五十位执行长参加布什总统的圆桌会议,尤金也是其中一位,当时他五十三岁,事业如日中天,但因为右脸不适,而被医生检查出得了绝症(多型性神经胶母细胞瘤,极为恶性的原发性脑瘤),无法动手术,只有三个月的寿命,不会有好转的可能,惟一幸运的事,这种病不会痛,一直到临终时都不会痛。


 


这情境真像我们在学校时,老师出的作文题目:「假如我的生命只剩下三个月,我要。。。。。。」,作者说:「我从来都没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心理转折。….我得做出生命中最快速、最突然的换装动作,如果想从自己悲惨的状况中脱茧而出,并设法从中制造积极面,我就得快又有效率的做到,而且第一次就要做对。」


 


他不想怨天尤人,愁云惨雾的过这三个月,反而决定要做三件事,并用自己工作生涯中所锻炼出的智能与实践力来达成:


 


1.离职。


2.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医疗方式。


3.让仅剩的时间成为自己与周遭人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尤金放弃化疗,选择放射线治疗,然而放射线治疗的过程以及外围的一切,也带给尤金很多意外的困扰,公司里他聘用的都是精明干练的部属,然而到了医院,他像由天堂落入地狱,很多事情都无法顺利完成,诸如放射线机器、操作员、病人或照射的时间或流程等等,都会产生问题。


 


他说:「我这一生都很习惯、也预期别人以极高的标准做事,若没做到,便可能失去我的信任。商业界就是这样,并非我们缺乏同情心,而是我们衡量他人的指针,就是能力、精通、品质。如果有人说了一句我认为是未经思索的话,即使是公司的资深合伙人或我女儿,我也会脱口而出:「这是什么蠢话!」,我也用同样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大家都知道我是个很急躁的人。」,这真是现今大企业高阶主管最鲜明的写照。


 


然而到医院作放射线治疗之后,尤金开始明白「精通」已不再是他能要求的指针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表现出你喜欢,或是他们自己喜欢的水准,无论多努力,他们就是办不到,他们或许是没有体力,或许是意志薄弱,尤金发现:「在过去的生活里,我应对的是表现最优异的人,现在我面对的,是那些因疾病、怀疑或疲惫而能力减退的人。」,也因此,尤金对不完美的容忍度也越来越高。


 


企业的高墙和高职,让尤金的高标准行事风格畅行无阻,我们也常常不自觉的用企业中的那一套行事法则与标准,来要求自己的朋友与家人,我们忘记了每个人的能力不同,不能够上班、下班都用同一套标准和逻辑。


 


尤金一旦面临真实人间,他才开始了解凡人的限制,静下心来接纳各种碰到的失误、意外与挫折,开始学习随遇而安,尤金能在短时间内做这么大的改变,真是不简单。


 


尤金开始学习放慢生活的脚步,学习活在当下的感觉,他说:「不过,我不久就发现,活在当下,由衷去感受周遭的一切,几乎是我做过最难办到的事。」,为什么这么难?因为时间太短了,但尤金不愧是个人物,短短一两个月,就体会出:「完美时刻的最终结果,是尽情品味生活提供的滋味,但要能体验这一切,要透过接受。」


 


尤金提醒大家生活要「简单」:「我认为现代人的生活严重缺乏简单这个元素,但能因简单而受益,因简单而改变的人,却有太多太多了,看到身边有些人是如何管理自己的生活,我感到很惋惜,他们不像我这么幸运,能因生活遭此剧变而有此改变,他们缺乏真正的动机或清楚的时间轴线,因此无法停下手边忙个不停的事。无法往后退一步,问自己究竟是怎样在过活。」


 


尤金说:「有许多人很有钱,有许多人的钱比自己需要的还多,但要他们问自己:「我为什么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这简单的问题,怎么就变得那么可怕呢?部分的我了解这股漩涡,部分的我了解他们停不下来,尤其是他们很享受成功的滋味时,因为一旦真的停了下来,他们对社会就不再重要了。」


 


但尤金发现:「对社会重要这件事,却一点也不重要。」,「对社会重要」换成中华文化的说法,就是「权势、地位与影响力」,就是「名」与「利」,这比起每个人独特的自我探索和使命完成重要吗?我们随着社会潮流与思维所做的一切,真的有意义吗?


 


尤金用他的生命提醒我们要活在当下,练习专注、简单、接纳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