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校像迪士尼樂園

   淡水河左岸,「憨牛」校長與一群老師,為孩子打造童玩夢工廠。這學校的孩子,社團時間比別人多1倍,畢業前最少會6種才藝!



別小看一只陀螺,它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創意、自信、主動學習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攝影者.賴建宏)


「假如學校像兒童樂園,孩子會不愛上學嗎?」這是米倉國小校長吳望如的辦學理想,這天是學校2008學年度開學日,我來到這所位於可俯瞰台北淡水河出海口的小學,聽他向家長說明辦學理念。

  
這天是一年級新生首日入學,一頭頭「森林小鹿」,骨碌碌的轉著好奇的大眼睛。八點多,一年級導師將孩子們帶出教室,走下木棧道,來到鄰近淡水河的平台。已經有小六學生手持氣球,在三樓高的烏樹下等待。他們大手拉小手,把氣球交到新生手上,並為他們戴上樹葉編織的桂冠。一頂由老師自製的木製花轎,上頭繞著樹葉、藤蔓,等待新生就座。

迎新生像娶新娘!校長用轎子把學生扛進來

  
為了化解新生的恐懼感,綽號「憨牛」(名字的台語諧音)的校長吳望如,決定給孩子不一樣的入學儀式。他們要用大花轎、氣球、玩具與歡呼把新生迎進學校。

  
「米倉國小是讓小朋友在遊戲中學習的學校,希望小朋友六年當中都覺得很好玩。今天我們要像迎娶新娘一樣,把新生迎進學校!」吳望如說畢,與三位主任一同將新生代表,用轎子扛起來。孩子們發出一陣驚呼。

  
迎進校門後,學長姊帶著一年級學弟妹,在成排的大榕樹下玩分組遊戲。找鍬形蟲、打變色陀螺、射水火箭等。原本互不認識、神情緊張的新生,立刻打成一片,嘰嘰喳喳的討論起來。

  
這位四十七歲的校長要把這所百年歷史的小學打造成「童玩夢工廠」,讓孩子到學校就像到迪士尼樂園。米倉,也是嚴肅的華人教育界中,唯一一所直接將「遊戲」當成學校重點教育的公立小學。

  
「孩子要適應未來社會,需要什麼能力?我認為是語文、資訊、人際、觀察、應變;現在,碩、博士很多,但不一定這五項都會。前兩項是基礎教育會教的,後三項可以在遊戲中學習。」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Erikson)的理論也呼應吳望如的想法:遊戲具有治療的價值,能幫助個體在發展過程中調節受挫經驗,及增加對環境、情緒的控制能力。當兒童參與休閒活動或遊戲,可增加自我尊重及情緒的穩定性。此外,兒童透過遊戲,最能夠輕鬆的學習到合作、競爭、持續力、彈性等能力。主張人生而平等的哲學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也說過,「遊戲場所學到的功課,遠勝於教室。」

  
「孩子的天性都愛玩,沒有孩子會對遊戲適應不良。」吳望如認為這可以是學習最好的起點。

  
「不是『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上』,而是『讓孩子在起跑點上快樂學習』。如果一開始他就覺得學習很痛苦,可能拚到後來後繼無力,不會終身學習。」他說。

  
因為這樣的辦學目標獲得認同,米倉國小學生逐年增加,從三年前的二百三十幾名學生,目前已超過二百七十名,許多學生越區就讀。

   
相較於許多學校的「特色」只是少數學生的特長,米倉卻希望每個人都有舞台與掌聲。這個小學的「每一個」孩子,在畢業前,一定能學會六項才藝。

才藝課排進課表,四點以前的才藝課,幾乎免費

  
小小的米倉國小,才藝課程非常多。週一、週二、週五早自習時間,三至六年級學生可參加陀螺、少林棍、陶笛課,或者到米倉農莊學習耕種。每週三第一堂課,全校學生參加「一人一技」課程,三至六年級共有十二個社團供選擇——陀螺、皮影戲、少林棍、陶笛、直排輪、鄉土棋藝、溜溜球、語文學習列車、剪紙等。

 
許多國小週五下午低年級課後班,三節課都用來寫作業,米倉孩子則用一節課寫功課,兩節課學圍棋。四點以後的課後時間,換中高年級孩子學圍棋,低年級孩子學直排輪。


 


算一算,米倉的中高年級孩子,一週能上十堂才藝課,低年級孩子也有四堂,比一般學校多一倍以上。而且,除了週一、週四、週五下午四點以後的課後班須付費,四點以前的課程,幾乎免費。(編按:收費情況因為年級不同而有所差異。1.高年級原本就上整天課,所以四點以前的課程,全部免費。2.中年級因為原本週五下午不用上課,所以週五下午留下來者,屬於課後班,按縣府規定須收微薄費用。3.低年級因為週一、週四、週五下午不必上課,所以這三天下午留下來者,屬於課後班,也需按縣府收費。4.除上述2.3之外,該校所有社團課,上午、中午的才藝課,以及部分社團週六週日的活動課,都是免費的。) 

  
這個校園內瀰漫自由玩耍的氣氛。天氣佳時,老師會領著全班孩子,沿河左岸騎單車,抵達十三行博物館再繞回。風雨走廊上排列了十八張桌子,桌上有打虎棋、狗急跳牆棋、西瓜棋、鑽牛角棋、猛虎棋、葫蘆棋、海盜棋、鐵匠棋等十五種棋盤,多半我看都沒看過;下課總有幾名孩子坐定比畫。

  
三樓則設有「甘樂館(陀螺館)」、「童玩館」,裡面有來自各國的陀螺與玩具。兩館玩具多來自吳望如的蒐集。教學組長王慈媺透露:「他太愛蒐集玩具,家裡一棟房子不夠玩具住,只好再買一棟來住人。」就連校長辦公室也像遊樂場,一艘蘭嶼達悟族獨木舟旁邊還有幾條蛇皮、一大桶蟬殼、一堆昆蟲標本、布袋戲偶……,甚至桌上還有一條剛從校園抓到的活蛇。開學當天,這條「大頭蛇」成為新生爭睹的奇物。

不想上學嗎?校長室開放當作遊戲間!

校長辦公室好像遊樂場,與孩子愛不愛上學,有關係嗎?至少對凱翔是。

    2008
1111,我初見凱翔,他是我第一個認識的孩子。尖尖的下巴、深深的酒窩。中午,我在學校體育館看孩子們打陀螺時發現他,雖然才三年級,進不了以五、六年級為主的陀螺代表隊中,卻每天中午興匆匆跟著練。問他喜不喜歡上學,他點頭說喜歡,轉頭又跑。

凱翔的綽號叫「副校長」,兩年多前,他卻曾抵死不肯上學。

  
開學日那天,他爸爸開車開到一半,身為獨子的凱翔開始哭泣:「爸爸,你不要走好嗎?」車子開到學校,凱翔看到吳望如在門口迎接,哭得更兇。他抱著爸爸的大腿,哭了半小時不放人。其後許多天,每日校門口都上演這宗生離死別劇。


「他有強烈的分離焦慮症,開學哭了快一個月。」

  
吳望如決定讓這位恐懼上學的孩子喜歡上學。每天,他站在校門口等凱翔,連哄帶騙將他帶進學校。其他孩子問:「他是誰啊?」吳望如回答:「他是副校長。」

  
吳望如還告訴他:「你可以到校長室來找校長玩。」他點點頭。一個月後,凱翔果然走進校長室。吳望如早已將各式糖果放進摸彩箱中,讓孩子連拿糖果都覺得有趣。凱翔邊吃邊與他聊天,臨走前,吳望如跟他說:「你可以帶其他同學一起來。」

 
「校長那有糖果!有好玩的東西!」這個消息一傳十、十傳百,許多同學跟著凱翔來「摸獎」順便玩,凱翔同伴越來越多,也越來越不害怕上學。

 
兩個月後某天下午,凱翔在司令台打陀螺,等媽媽來接,看見吳望如,他興奮的問:「校長,你會『尬』陀螺嗎?」當時他已迷上這個愛「玩」的學校,上學的生離死別劇也早已落幕。

打陀螺沒什麼了不起,但能培養夠用一輩子的自信

如果只從表面觀察這個學校,你可能會感覺,只是一堆小朋友每天不停的在那兒玩來玩去,沒什麼了不起。

但透過校長的解說,整個景象就大不一樣。吳望如以打陀螺來舉例說明,這個小小的遊戲可以包含了以下的教育作用:

一、培養專注力。你看孩子在打陀螺時很專注,他要打得精準,一定要專注。

二、同儕關係。你要向別人學招數,要有人肯教你才行。

三、創意發想。陀螺技巧不是死板的,是自己可以發揮的,米倉的孩子每隔一陣子表演的打法就不一樣;很多孩子想要讓別的同學佩服,他就會去發揮創意,研究出新打法。

四、主動學習。陀螺要運用平衡力,如果孩子發展出很高的興趣,他可能還會對其中的物理性產生興趣,就會著手自己去研究。


五、自信。吳望如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一項。遊戲讓孩子在人群中勇於表現,不會畏首畏尾。而且,你知道你有哪幾項在同學間是很棒的,就算功課不是很好的孩子,也能培養出信心。「學校遊戲很多種,這麼多種選擇當中,總有一項是你比較感興趣、比較擅長的,就能從中找到自信。」

  
自信對孩子的影響是什麼?「在社會上適應不錯的孩子,通常不是成績最好,而是成績中段、但很會玩的孩子。至於成績後半段的孩子,你更要找出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先建立自信。信心是陪伴他們未來一輩子的力量。」吳望如說,「遊戲、才藝可以培養成功經驗,等到自己想念書了,就會把這個成功經驗,轉化到念書或人生其他方面。」

他之前的經驗,也讓他更確定孩子的自信、快樂,是學習最重要的關鍵

  
「我先前曾在都市大學校當訓導主任,常常要去找中輟生回來,要去拜訪家長、去網咖、去電動玩具店找孩子,過程很辛苦。但當我找到孩子,知道孩子為什麼不來學校,我發現其中很重要一個原因,是他們來學校沒有成就感。」

「我希望每個小孩都被看到,每個人都有掌聲、都有舞台。」他感慨說。

在這裡,我們的確看到許多小孩都找到自己的小舞台。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我們來到五年級彥亨的家。

  
剛上完跆拳道課,身穿全身白色跆拳道服的彥亨,住在上百坪的聖心別墅。出生於美國,三年級時回台念書,先入聖心。其後父母離異,父親美國、中國、台灣三地跑,姑姑則扮演起媽媽的角色,並將他轉到米倉。論家境,彥亨經濟足以念私立學校,為何選擇平民化的米倉國小?

  
「聖心的同學絕大多數來自完整的家庭,很少單親,我們怕他在那裡心裡不舒服。在米倉,同學有來自各式各樣的家庭,有單親的、有外籍配偶的,他可以跟各式各樣的孩子接觸,心裡會比較舒服。」彥亨姑姑說。


彥亨爸爸也表示,彥亨以後可能回美國念書,也可能隨他赴中國,「我希望他能了解社會從上到下各種人,這樣對做企業有幫助。我希望他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勇敢與不同的人接觸,勇敢介紹自己。他在米倉能得到平衡發展,學習基本知識並與不同人相處。」

  
彥亨姑姑還記得,「以前他比較不會表達自己,」但轉學三個多月後,學校舉辦耶誕活動,他已經主動表示要與同學一起上台表演溜溜球。「現在老師要他上台表演,他就上去,要他去比賽,他就去。」

矮一點、成績中等一點,遊戲高手回家主動做家事

另一個從遊戲中找到自信的孩子是楷銘。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中午,該校體育館內正舉行陀螺選手雙週賽,入選的可以代表學校參加今年五月台北縣主委盃陀螺賽。「我們要選的是,平均表現最穩定的選手,而不是表現時好時壞的選手。」負責的阿桃老師跟大家解釋:「認真、穩定、持續、學習態度佳,是基本條件。」

   
平日孩子們練習,總是嘻嘻哈哈,這天,我卻看到孩子們個個都是認真、嚴肅的表情。

  
面對我們,楷銘很害羞,惜字如金,一看到鏡頭就閃。打起陀螺來,毫不怯場,出手精準,氣勢驚人。他個頭雖較同齡矮,課業成績也數中等,卻是全校排名前三位的「陀螺高手」,跆拳道、直排輪、各式球類都難不倒他。

  
比賽表現結果,楷銘是當天分數最高的一位。楷銘媽媽笑稱:「他喜歡打球,還會打鼓、彈古箏。回家會洗碗、倒垃圾,還會幫我洗豆腐板。」楷銘家庭並不富裕,媽媽在八里療養院煮飯,並固定至學校附近的豆腐店裡幫忙,楷銘課後會幫媽媽洗豆腐板。

    
現在,楷銘的目標是為陀螺隊出賽。此外,他說「希望畢業以前可以學會直排輪花式,」兩項目標很清楚。


在米倉,我還發現一個女孩,經常七點不到就到體育館,獨自練習陀螺擲準。

  
「妳怎麼這麼早到?」我問。

  
「來練習啊。」她回答,雙手繞轉陀螺繩。

   
她叫作雅婷,六年級才開始練陀螺,起步比別人晚。但她每早六點起床,央求阿嬤早點載她到學校,利用早自習前練習。

   
那天,她長髮飄飄,跳到我身旁,篤定的說:「我下學期一定可以表演!」

   
一月十六日晚間,寒假前一天,米倉國小舉行全校學生才藝表演。這天,冬日暖陽灑在操場上,淡水河色澤碧藍,孩子們在校園奔跑、跳躍、轉呼拉圈、玩跳繩,陽光照射在跳動的髮梢上,反射出金黃色的光芒,彷彿樂園中的小天使。

   
「若沒有快樂童年,長大後還能回憶什麼?」吳望如看著孩子們突然有感而發。

  
教育大師杜威(John Dewey)曾說「遊戲、講故事、觀察、手工作業,是課程的四大形式。」在米倉,每個孩子正從「遊戲」中幸福的學習著。



小檔案 _米倉國小


 地點:台北縣八里鄉
校長:吳望如
學生人數:274
學區:限定學區
特色:全校師生都會打陀螺,華人世界中唯一以遊戲為辦學重點的公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