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药的陷阱


 


常吃感冒药吗?小心吃错药会侵蚀你的健康。


一个小男孩走进新店慈济医院小儿科主任郑敬枫的诊间,他全身长毛而且身材矮小,


「一看就知道长期服用类固醇,」郑敬枫谈到病人觉得不忍心。


因为类固醇可以在短时间内降低发炎的反应(例如发烧、喉咙痛),很快地就让病患感觉很舒服


,是许多诊所医生赢得「医术好」的秘密武器。


 


但是长期使用的结果,会产生许多的副作用,例如:抑制发育、多毛症、满月脸、水牛肩、骨质疏松、高血压、白内障、


局部皮肤萎缩、血管扩张、霉菌感染等,反而得不偿失。


 


除了类固醇,强效的止咳药可待因(codeine)及抗生素(antibioitics),也是必须注意的陷阱。


可待因的止咳效果很强,但是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成瘾,而且有痰的时候服用可待因,会让痰咳不出来,可能造成肺炎。就


长庚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黄启哲所知,「在医学中心除了复方咳嗽药水外,很少耳鼻喉科医师单独开出codeine这个药方。」


诊所医师也都明白可待因强力镇咳的后遗症,但为了迅速止咳,又要避免肺炎的发生,有些会同时加开抗生素做为预防。


但是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结果,会产生抗药性,严重者可能造成「细菌无药可治的情形,」德音诊所院长郑文生警告。


黄启哲的临床观察发现,「7090%的第一线抗生素,对于台湾民众的鼻窦炎已经都无效了,」他感慨地表示「细菌被愈养愈毒。」


小孩感冒没人敢用阿司匹林


另外,大家所熟悉的阿司匹林( Aspirin),「几乎没人用在感冒了,」黄启哲表示,尤其是小孩子。因为它很容易引起一些用药后的过敏现象,而且一发生就很严重。另外,若是病人感染的是水痘或呼吸融合病毒,一开始很难与一般感冒区分,若服用阿司匹林会产生「雷氏症候群」(Reye’s syndrome )会造成中枢神经的后遗症,影响学习能力及智商,所以18岁以下的孩子感冒,不要服用阿司匹林。



郑文生以多年来的执业经验提醒民众,小心你及家人的感冒药,不要出现下列的成分:



●类固醇:当见的药名有steroid betamethasoneprednisolonedecadron等。



●抗生素:常见的标示有盘尼西林、红霉素、头孢子素 ……,郑文生提醒「只要是『XX西林』、『X霉素』、『XX素』、英文字尾是『mycine』、『cillin』的都要小心。」



●阿司匹林:大部份的医生及药师都知道阿司匹林用在感冒的严重性,所以不会乱开。但是民众自行买药,要特别注意。



    身为开业医的郑文生表示,「民众求快好」和「医生下猛药」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他呼吁民众:



1.了解感冒的病程,不要求快:在民众「愈快好,愈厉害」的认知下,开业医生为了在市场上生存,只好「下猛药」巩固招牌。但是感冒的病程差不多是一个星期,用强效药把症状压制,并不代表病好了。



2.感冒不一定要打针:尤其是小孩子,「因为对药物的反应较激烈,而且无法追踪过敏史,」郑文生表示,除非是无法吃药的情况(例如呕吐、疹性咽喉炎),「大人也是要看症状,不要动不动就要求打针。」



3.不要一个医生看了没效,又看第二个、第三个:在固定诊所建立完整的病史,较容易诊断出慢性的疾病(例如过敏性鼻炎),不会被当成感冒治疗,而且医生也较能追踪长期服药的剂量,避免严重的副作用。



4.拒绝不明成分的药品:例如许多在庙前、开着车来叫卖的黑药丸,其实主要成分是类固醇,只是做成中药的型式,让民众误以为「药效较温和」。


 


     辨识药品对于一般民众是一件困难的事,郑敬枫说,一个简单的方法是,「看这家才有效,别家都没效,可能就要小心这家了。」    (梁烟纯)


减轻鼻塞和咳嗽小秘方                                                                                                               康健╱邱玉蝉


进入秋冬季节,感冒引起的鼻塞、咳嗽,不会要人命,日子却很难过,几个小秘方可以让你好过一些。细雨绵绵,滴滴答答的雨声中,已经闻得出冬天的霉味了。 


家里蹦蹦跳跳的小孩,忙进忙出的大人,不分几年级生,老、中、青、少,「咳咳」、「噌噌」成了共同的流行语。办公室、教室里也是「咳咳」、「噌噌」声此起彼落,彷佛是某种暗号。  


鼻塞恼人,咳嗽难缠,日子都不好过。台语俗谚说「医生惊治嗽」,一语点破医生对咳嗽也没太大能耐。  


鼻塞和咳嗽,原因虽然很多,不过却是感冒时最常听到的两大抱怨。鼻塞让人呼吸困难,脑袋昏沉沉,咳嗽则不仅自己难受,也让周遭的人害怕起隔壁这个「嗽鬼」。


感冒看医生?不必吧!


台湾人听到旁人的咳嗽声,总是习惯地问一声:「看医生了没?」这句话听在西方人耳里,总觉得莫名其妙。因为通常他们总说:「喝个柠檬蜂蜜温水吧!」从英国来台湾定居多年的菲力浦,一直还搞不懂他的台湾太太为什么一感冒,就往诊所跑,吃一堆药,却不愿意待在家里休息、多喝水。


在美国,如果你说你感冒去看医生,那真是个笑话。30岁的凯伦说:「通常我们不看医生的,因为医生真的不能帮你什么,如果真的很难受,那就到超市里的药房去买成药。如果是小孩的问题,父母通常会打电话给医生,问要买哪一种咳嗽药水给小孩喝。」这就是为什么美国非处方药那么兴盛的原因。


一般来说,吃药不能治愈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感冒,也不能缩短感冒时间,只能让你症状减轻一些。这对美国人来说是普通常识,他们也就自己处理,再加上看病不仅花钱,还要预约,快的话是两、三天后,慢的话一星期,缓不济急。


住在西雅图的莎拉,是个医学艺术家(medical artist),专门帮医生画手术分解图和解剖图,朋友顺口问她有没有头痛药,就像多数的美国人一样,她一拉开抽屉里,一罐罐 50颗、100颗装的头痛、感冒常备药,一一告诉你,这种药效强、那种六小时药吃一颗。看医生对美国人来说,真是非不得已才去。


其实,不必花钱、浪费时间去看医生,你也可以好好照顾自己。平均成人一年大约感冒2 4次,小孩6 8次,有些小秘方,看起来不起眼,却可以让自己和孩子,在这些日子舒服一些,好过一点。


照顾小秘方1  


一般感冒



  • 喝足够的水。每天8大杯水或果汁。可以避免鼻腔、喉咙干燥,同时稀释痰、鼻涕,比较容易咳出或是擤出来。
  • 避免含咖啡因的咖啡、茶、可乐,以及含酒精的饮料。咖啡因和酒精都会促进水分排出,造成脱水,正好是我们最不想要的效果。
  • 温盐水漱口、一天数次,或喝温柠檬蜂蜜水,也许对喉咙痛和咳嗽有帮助。不过,美国肺脏协会指出,一般人所相信的大蒜、蜂蜜、柠檬、锌、维生素C ,这些都没有足够的科学研究证实可以用来「治疗」感冒。
  • 感冒时美国人喜欢喝个热鸡汤。美国肺脏协会指出,热的流质,本身就可以减轻喉咙或咳嗽的不舒服,但是鸡汤没有特别的神奇效果可以「治愈」感冒。
  • 卧床休息。古老方法却也是加速复原的好方法,同时待在家里也可以避免传染给别人。有些药物会有嗜睡的副作用,正好强迫病人休息。
  • 如果家里有抵抗力比较弱的人,病人则应该要戴上口罩,避免传染给他们。

照顾小秘方2  


小孩的鼻塞、咳嗽


没有药物可以加速感冒的复原,或是缩短时间。感冒成药,像是含抗组织胺和抗鼻塞的药物,通常对减轻学龄前的小孩的感冒症状没效,而且可能会有副作用。抗生素也无法对抗病毒感染的感冒。


父母可以做的是,尽量让小孩感到舒服,鼓励他们休息,注意合并症。


不过,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件事:



  • 让免疫系统发挥作战力:如果小孩发N但是温度不高,不要立刻给退烧药。梅约医学中心指出,借着升高温度,小孩身体正在制造一种不利病毒生存的环境。不过,如果高烧引起脱水或抽搐,必须立刻就医。
  • 16岁以下的小孩病毒感染时,例如感冒,千万不要给阿司匹林。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指出,阿司匹林用在小孩病毒感染,会引起雷氏症候群──虽然罕见,但是会致命的疾病,通常发生在 312岁小孩。
  • 一般来说小孩感冒会比大人来得严重,而且比较容易有合并症,例如耳朵感染。美国梅约医学中心建议,如果小孩有以下症状,应该就医:发烧超过40 度、畏寒、发烧超过72小时、呕吐、肚子痛、不寻常的嗜睡、头痛、呼吸困难、持续哭、耳朵痛。

照顾小秘方3  


咳嗽



  • 不抽烟,同时远离抽烟者,以免吸入他们的二手烟,让咳嗽更严重。
  • 如果是干咳,试试蜂蜜柠檬茶,或柠檬蜂蜜温水。不过,1岁以下小孩不可以喝蜂蜜。
  • 如果夜咳厉害,可以垫高枕头,让自己头部抬高,有助呼吸顺畅。
  • 如果有下列症状最好找医师诊治:

1.       咳嗽有血、痰很稠、绿色、咖啡色。


2.       呼吸急促、有哮鸣声,胸痛、紧缩感,或是呼吸困难。


咳嗽有痰超过七天没有改善。


 


3.       咳嗽好好坏坏,反反复覆。


4.       持续发烧或高烧。


照顾小秘方4


鼻塞



  • 擤鼻涕动作要轻柔,不可过度用力。
  • 淋浴,或打开莲蓬头,坐在浴室里,呼吸湿润的温水蒸汽。
  • 喝大量水帮助稀释痰液。
  • 梅约医学中心建议,如果鼻塞超过1 2星期,最好给医生检查是什么原因。如果是过敏,医生可能会开抗组织胺和吸入性抗发炎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