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他人将会利益自己









 有一个外国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促成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专业知识只占 15%,另外 85%是来自于他的修养、人际关系、处世能力、应变能力等等。我对此颇有感触。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毕业班的班主任带着他的五十几个学生到一个大集团公司参观,由于该集团的老总是班主任的同学,因此老总亲自接待,秘书和工作人员也非常客气。  秘书将同学们安排在一个有空调的大会议室坐定,工作人员给每个学生倒了一杯水,学生们坐在那里非常坦然,没有客气,其中还有一个女同学问工作人员有没有红茶,理由是她平时只喝红茶。  只有一个同学起身双手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茶并客气地说了声: ‘ 谢谢,您辛苦了! 

‘ 老总办完事情急急忙忙赶过来连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让你们久等了。 ‘ 竟然没有人应声,还是老师和前面所说的那位同学带头鼓起了掌,但掌声稀稀落落。 

 
 老总开始讲话,发现同学们端坐着,没有人做记录,于是转过身对秘书说去领一些公司的笔记本和笔来,然后老总面带笑容地双手递给每一个学生,递着递着老总的笑容没有了,因为学生们都是伸长着一只手臂去接,有的学生根本就不起身,更没有人说声: ‘谢谢! ‘ 只有刚才那个同学毕恭毕敬地站起来双手接过纸和笔,并连说两声:’ 谢谢!谢谢! ‘  

 毕业分配的时候,该同学接到了那个大公司的录用通知书。其它同学非常不服气:他的成绩并没有我好,凭什么让他去而不让我去。老师一边叹气一边说:我带你们去参观的真正目的是想给你们创造机会,可是你们都失去了,该公司点名要这位同学,我有什么办法呢? 
 ** 你所给予的 .. 都会回到你身上 **  


 不论你伤害谁,就长远来看,你都是伤害到你自己,或许你现在并没有觉知,但它一定会绕回来。
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做,这是历来最伟大的教诲
不管你对别人做了什么,那个真正接收的人,并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同理,当你给予他人,当你为别人付出,那个真正获利的也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    


 如果你对人冷淡,别人也会回以冷漠;如果你经常批评别人,你也会接收到许多的批评; 


 如果你总是摆一张臭脸,没错,别人也不会给你好脸色。所有你所给予的,都会回到你身上。
 
套句诗人奥登( W.H.Auden)的话:「人受恶意之作弄,必作恶以回报。」
如果你陷害别人,哪天你也会遭人陷害。同样的道理,当你带给别人欢乐,你就会得到欢乐; 


带给别人祝福,你就会得到别人的祝福;如果你经常赞美别人,不久你也会听到有人在赞美你, 


你给别人的,其实是给自己的」,你让他人经历什么,有一天你也将自己经历; 


你怎么对待你的父母,将来你的孩子也会怎么对待你。   


* 农夫的哲理 *


有一个农夫的玉米品种,每年都荣获最佳产品奖,而他也总是将自己的冠军种籽,


毫不吝惜地分赠给其它农友。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大方?
他说:「我对别人好,其实是为自己好。风吹着花粉四处飞散,如果邻家播种的是次等的种籽,


在传粉的过程中,自然会影响我的玉米质量。因此,我很乐意其它农友都播种同一优良品种。」
 
他的话看似简单却深富哲理, 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所做的 。
所以,凡事你希望自己得到的,你必须先让别人得到。
 
* 保证有效的秘方 *
就像那个农夫一样,如果你想要得到冠军的品种,就要给别人冠军的种籽。
你若想被爱,就要先去爱人;你期望被人关心,就要先去关心别人;你要想别人对你好,就要先对别人好。
这是一个保证有效的秘方,可以适用在任何情况。
如果你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你就必须先对朋友真心,然后你会发现朋友也开始对你真心;


如果你希望快乐,那就去带给别人快乐,不久你就会发现自己愈来愈快乐。
 
明白了吗?我们所能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去为他人多做点好事。
己所欲,施于人。凡你想给予自己的经验,就给予别人;想别人怎么对你,就怎么对待别人。 



**  一生都要学习做人  **
星云大师有一位徒弟,大学毕业后,到夏威夷读硕士,又到耶鲁读博士,花了好多年的时间,终于得到博士,非常欢喜。
有一天他回来,对星云说:「师父,我现在得到博士学位了,以后要再学习什么呢?」
星云说:「学习做人。」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办法毕业的。
星云觉得人生,不管是士农工商、各种人等,只要学习就有进步,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需要学习的事。
 
第一、「学习认错」。


人常常不肯认错,凡事都说是别人的错,认为自己才是对的,其实不认错就是一个错。


认错的对象可以是父母、朋友、社会大众、佛祖,甚至向儿女或是对我不好的人认错,


自己不但不会少了什么,反而显得你有度量。学习认错是美好的,是一个大修行。
 
第二、「学习柔和」。


人的牙齿是硬的,舌头是软的,到了人生的最后,牙齿都掉光了,
舌头却不会掉,所以要柔软,人生才能长久,硬反而吃亏。
心地柔软了,是修行最大的进步。
一般形容执着的人说,你的心、你的性格很冷、很硬,像钢铁一样。
如果我们像禅门说的调息、调身、调心,慢慢调伏像野马、像猴子的这颗心,令它柔软,人生才能活得更快乐、更长久。
 
第三、「学习生忍」。


这世间就是忍一口气,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万事都能消除。
忍就是会处理、会化解,用智慧、能力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各位要生活、要生存、要生命,有了忍,可以认清世间的好坏、善恶、是非,甚至接受它。
 
第四、「学习沟通」。


缺乏沟通,就会产生是非、争执与误会。
现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两岸三地最重要的就是沟通,相互了解、
相互体谅、相互帮助,大家都是龙兄虎弟,互相争执、不沟通怎么能和平呢?
 
第五、「学习放下」。


人生像一只皮箱,需要用的时候提起,不用的时就把它放下,
应放下的时候,却不放下,就像拖着沉重的行李,无法自在。
人生的岁月有限,认错、尊重、包容才能让人接受,放下才自在啊!
 
第六、「学习感动」。


我们看到人家得好处,要欢喜;看到好人好事,要能感动。
感动是一个爱心、菩萨心、菩提心,在我几十年的岁月里,
有许多事情、语言感动了我,所以我也很努力的想办法让别人感动。
 
第七、「学习生存」。


为了生存,我要维护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不但对自己有利,也让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亲的行为。


**   心在哪里,人就在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