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优点、或不肯坦白面对自己的缺点,都一样糟糕;很容易带给人虚假的印象。
有自知之明的人,比较容易成功。这些人,看起不但比别人多了些自信,也多了些坦然。
没有好高骛远的虚张声势,也没有自卑自怜的委曲求全。
不贪求他做不到、得不到的事,也不会错过任何一次该他表现、由他发挥的机会。
要锻炼出这种自知之明,秘诀无他,就是欣赏自己的优点,也能接受自己的缺点。
藉由不断尝试挑战的机会,得到掌声或挫折,很快地明白自己擅长什么,哪些地方的确力有未逮。
这是一种动态的练习。换句话说,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就自满,失去追求进步的动机,
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挫败退缩,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
我常被问:「怎么样才可以培养自信?」或「怎么做才能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我认为,这和吃饭、睡觉一样,是别人帮不上忙,完全要靠自己的。
只要你愿意一次又一次地去试、去磨练,就会愈来愈知道自己的特质是什么,现阶段的限制又在哪里。
能获得现代企业主管青睐的,正是这种不停锻炼自知之明的人,主管也乐于给他尝试挑战机会。
因为,主管知道,每一次的挑战,都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一生。
我身边有很多担任中高阶层主管的朋友,
他们常对我说:「和谋职的朋友面谈时,最怕碰到那种一问三不知的人。」
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优点、或不肯坦白面对自己的缺点,都一样糟糕。
相对的,提及自己的优点时,口若悬河;一问起缺点时,三缄其口。这种人,也很容易带给人虚假的印象。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一定都有缺点。一味地文过饰非,就是缺乏自知之明的表现。
当你能够坦然和现在的主管、或未来的主管,
讨论你的优点,也能虚心请教如何改进缺点,你就又比别人多了点自知之明。
在最心爱的人面前,也不必武装自己,故意表现得像个「完人」,反而容易产生距离。
展现优点、接受缺点,你愈能够表现自然,对方也就愈自在。
更何况,一个人若真心爱你,应该是爱你的优点,也能爱你的缺点。
E世代生活的黄金定律:
愿意一次又一次地去试、去磨练,
就会愈来愈知道自己的特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