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济能力的女人,
宁可自己逛街、自己刷卡。
如果,有机会碰到愿意花钱、也有品味的男人,
那真是非常稀有的「门当户对」!
多年来转换了几个工作,离职的动机正巧都和她结束恋情的决定有些关联。
有时候是因为感情的创伤太严重,根本无法继续上班。
有时候是为了彻底拋弃一段感情的记忆,她会连工作都一起放弃,以免走到办公室楼下,又想起他当初来接她下班的模样。
由于她一直在时尚界工作,所以每一段逝去的感情都有了一个名牌的卷标,看到某个牌子,就令她想起在这家名牌公司任职时和哪个男人谈恋爱。
名牌,成为她感情的纪念。
她交过许多男朋友,发现几乎所有的男人都不懂,为什么年轻的女子会崇尚名牌?
男人也不理解,为什么经济能力好一点的女性都有搜集名牌的嗜好?
男人,永远不知道女性对人生的理解是:名牌,比男人可靠。
真正的名牌,质感一直都很好。非但款式不退流行,品质也永恒不变。
有如好酒愈陈愈香的道理一样。用得愈久,愈觉得好用。
像 LV、Tiffany……好的爱情,如同名牌一样需要用心长久经营,在时光的洪流中不但历久不衰更见光华。
可惜,大部分的男人对品牌的了解,十分有限。
他们顶多只能从广告上看见名牌的样貌,从售价的卷标上解读名牌的价格。
而女人要的却是:价值──一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记忆与品味。
◎看得顺眼的男人,未必愿意花钱。愿意花钱的男性,未必有品味
拜金女主播「削凯子」的新闻事件,恐怕误导了大家对新女性的看法。
我问过许多拥有独立经济能力的现代都会女子,「当你收到男性送的名牌礼物,会不会很高兴?」
她们的答案,在肯定中带着沧桑。
「当然,会!不过有两个条件,第一,送礼的男人必须是我会看得顺眼的类型;
第二,他送的必须是我喜欢的品牌。否则,我宁愿自己花钱去买。」
乍听之下,她们提出的条件,好象相当简单,但却不容易实现。
看得顺眼的男人,未必愿意花钱。愿意花钱的男性,未必有品味。
所以,有经济能力的女人宁可自己逛街、自己刷卡。
如果,有机会碰到愿意花钱、也有品味的男人,那真是非常稀有的「门当户对」!
站在男人的观点,只要能力所及,很乐意送心爱的情人价值不菲的名牌礼物,但最好由对方主动提出要求,至少也要暗示得够清楚,否则他并不知道她要的是什么。
问题就在于有美德的女性,绝不可能对心爱的男人狮子大开口。
敢勇于要求名牌礼物的多半是拜金女,她们只知道享用名牌,却也不看看自己的气质是否能够与之匹配,纯粹想要用金钱堆砌幸福的假像,过度拜金的结果,必然接着败家。说起名牌,人人自危。
◎执着单一品牌的情人,个性很挑剔,难以取悦
从两性的名牌论战中,我发现从一个人使用名牌的习惯,可以看出他对爱情的态度。
经常喜欢故意买仿得很像的仿冒品充作名牌的情人,若不是没见过世面,就是虚荣心超过自己的实际消费能力,在谈恋爱时常显得没有自信,为小事而吵架的机率偏高。
平时省吃俭用、极端亏待自己,只为了存钱买名牌的情人,自尊心和好胜心特别强。
跟这种人谈恋爱,要注意他「面子」和「里子」都要的性格,并且避免被他的强势所操控。
有一种情人非常执着单一品牌,非它不买、非它不用,充分反映出他骨子里很挑剔的个性,难以取悦。
还有一种相对的类型,是买衣服回家之后故意剪掉卷标、不让别人看出品牌的情人,他喜欢搞神秘,却又装出很平易近人的样子。爱上这种情人,必须多给他一些生活和心灵空间,才能顺利相处下去。
对于品牌,我最佩服的一种人是:穿起GIORDANO、却让人以为是GIORGIO ARMANI。
品牌,在他身上固然是一种卷标,但自然到无需特别注目的地步,因为你眼中只有他自信而快乐的神采。跟这种人恋爱,真是幸福啊!
『摘录自吴若权最新作品《鳗鱼的愿望》』
【爱的觉醒】
上一代的人对幸福的要求,
常仅止「爱情」和「面包」之间两难的抉择。
现代人对幸福的渴望,却是稳固的经济能力加上好的品味。两者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