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东方的乳酸菌

        地瓜中文名称为甘薯,英文名称为Sweet Potato,学名为Ipomoea batatas (L.) Lam.,科名为旋花科(Convolvulaceae),牵牛花属(Ipomoea),别名红薯、红番薯、甘薯、田薯、白薯、地瓜、山芋、红苕、玉秋薯、番薯、金薯、甜薯、猪菜、Boko(阿美族)、Bun-gaa、Gahe(泰雅族)、Borase(排湾族),其原产地为热带美洲。


        地瓜块根一般用途为食用,并为农村养猪之主要自给饲料,甘薯叶可当叶菜,叶茎可当养猪的饲料。另于药用上味甘性平,其块根效用益气生津,补中和血,宽肠胃,减少便秘。


        地瓜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除淀粉易于消化吸收外,地瓜块根亦含大量纤维素可吸附大量的水份,在消化管内不宜被消化并促进胃肠蠕动,因而吃地瓜食物可达到预防便秘,促进排泄效果。


        又因薯块肉色不同,可分为红薯、红山芋、黄薯、白薯等。过去主要作为饲料用、淀粉用,近年来,由于消费型态改变,则以食用为主,部分作为食品加工和淀粉原料,尤其幼嫩叶和幼芽可充作蔬菜用。


        地瓜中的糖分主要是麦芽糖和葡萄糖,甜度适中,温和,口味好,适于食用。而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之组成为必需氨基酸,堪称品质良好的蛋白质。另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可以转变成维生素A的β-胡萝卜素、核黄素、烟碱素、甲硫氨酸等成分,此外还含有多种无机盐类和纤维素,对人体健康之功能有很大的帮助,可预防文明病。作为主食,其热量较米面食为低,不易使人肥胖。地瓜也有一定的食疗作用,《本草纲目》中记有地瓜味甘性平,又“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有补脾胃,养心神,消疮肿之功效。


         地瓜含有丰富的粘液蛋白等多糖类物质,可减低血中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的弹性,对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等症有一定作用。地瓜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比胡萝卜还高,胡萝卜素可治目暗夜盲,增进视力,改善皮肤和眼睛干燥、头发干脆等问题。烟碱素有益于造血及补血,抗坏血酸和胡萝卜素则有抗氧化作用。地瓜含有类似女性激素的性质,对保持皮肤细腻、延缓细胞衰老,预防肺部和大肠等癌症,具有相当作用。


        地瓜除含丰富营养元素外,更具有如类黄酮等生物活性的酚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可作为天然的抗氧化物及抗癌物,酚类化合物(Phenolic compounds)维生素C(vitamin C)和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则对于如癌症、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症等疾病发生有强大的抑制效果。


        地瓜叶又名甘薯叶,也叫过沟菜,地瓜叶的营养价值很高,不但维生素A、B1与C含量高,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单宁与矿物元素(钙、磷、铁)。红色叶又富含花青素,有抗氧化效果,而所有的地瓜叶都含有多量的酚,具有抗氧化及抗癌性。这些营养可以去除血液中三酸甘油酯,此外又可降低胆固醇,具有防治高血压、退肝火、利尿等功效,所含的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柔细,可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痔疮及大肠癌之罹病率,又能帮助消化,增加饱食感,具有减少热量摄取的间接优点,有助于糖尿病患者之血糖控制,为有益人体之健康蔬菜。


 


养生食谱


名称:麻油蒜头炒地瓜叶


材料:地瓜叶一把  蒜头2瓣(月子餐蒜头用姜丝代替)  红辣椒片适量  麻油、盐、水适量


做法:地瓜叶去梗洗净滤水→用适量麻油起锅加蒜头或姜丝爆香→加上已备之地瓜叶及红辣椒片拌炒→调中火→拌上适量盐及水调味即可。


特性:补气疗虚、健脾益胃、预防便秘、保护视力,亦适用于月子餐。



 


名称:黄金地瓜饭


材料:白米、地瓜、盐、油、水


做法:地瓜洗净去皮→切圆片用盐巴水泡洗→加在已洗好之白米上(白米:水=1:1.5)→滴上少许油→蒸熟即可


特性:味甘性温、滑肠通便、健胃益气。


 


名称:红糖姜片地瓜汤


材料:地瓜、姜、红糖、盐、水


做法:地瓜洗净去皮→切块状用盐巴水泡洗→加在已沸腾之姜片水→小火煮熟→拌上适量红糖再焖煮5分钟即可


特性:驱寒补血、滑肠通便、健胃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