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之父失智

 

现年77岁的高锟教授,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被称为「光纤之父」,他罹患了阿兹海默症,在患病初期征兆是常常找不到钥匙、钱包、搭错车,他的夫人黄美芸以为是老化现象,而坐失治病良机,她说,如果社会大众对失智的前期征兆,能多一点认识,多一点协助,就能拦截更多的家庭悲剧与节省社会资源。 


高锟教授夫人黄美芸今天以「失智症对个人与家庭之冲击」为题发表演说,分享她照顾失智的高锟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会中她以英文主述,由黄思瑜现场口译。 


黄美芸说,「因为对失智症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高锟病情慢慢恶化了。」最早是开始于2002年,他常常找不到钥匙、钱包,夫妻两人都合理化解释,以为是老化的、健忘的现象。  


记得他当时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有一次在香港地铁东西向的电车里,他搭上反方向,还好他有带手机,所以,很快的就交给妻子处理,黄美芸天真毫无所觉,她说,「当时,我只觉得正常人也会这样,但忽略正常人可以很快校正,而不必求助他人,这是他当时的警讯。」


 


黄美芸说,自己反而在庆幸还好他有带手机,没想到悲剧等在前方。「他开始将议程的文书丢给我,要我代劳处理。我以为他只是懒惰,他开始读报读到一半睡着了。」黄美芸说。


黄美芸说,我们夫妻共同去上舞蹈课,他原是很好的舞者,常带我绕圈圈,但探戈其实是困难的舞步,我需要常常提醒他,因为自己也有这忘记舞步的问题,所以也没当一回事。


另外,高锟也上陶器课,黄美芸说,「我发现他没有进度,而是久久才有新成品出现。」他健忘的情形越来越频繁,连开会都会忘记怎么回家,还是香港大学中文大学的员工帮忙叫出租车,更有热心的友人,介绍神经外科医生给我们,在看诊中,做了简易智能测验,例如:今天是甚么天气?医护人员伸出几根手指头?总共30题,他答对了23题。


黄美芸回忆过往,很清楚的记得,他们还做了核磁共振与计算机断层扫描,结果的情形都显示还好,院方的解读是不必过多担心,要我们不用杞人忧天,说这是一个人老化正常过程,应该好好享受老年的优闲生活,于是,我们开始一个月一次在家打麻将,打麻将对老人是很好社交,手脑共享,使身体机能活化不退步。


2004年,牌友中有一位是护士,她的公婆、父母都很年长,都超过80岁了,所以,她对老化有详细认知,黄美芸满心感谢的说,她也是第一个为我们敲响警钟的人。因为身分的关系,担心香港媒体会渲染病情,所以,他们同赴美国检查与看病,以放射性药物及注射葡葡萄糖显影,看脑部老化情形,这在以前只有死后解剖大脑才能知道的结果,但现在突破了,检查显示,因为老化而造成的海马回萎缩,这区块是储存语言的地方,医师分析,觉得不是失智症,只是病况很像而已。


医师当初还认为这种病情亚洲人理应少见,但医师也很快就发现是大错特错了,因为高锟的脑部出现斑块了,黄美芸说,「高锟生病的事实,很快就被媒体掌握风声,并且露出。」结果连带让此一病情的数据与数据一一现身,原来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十%会罹患阿兹海默症。


现在的高锟连简单闭眼睛动作,都要经人提醒才能完成,理解能力很低,每个阶段需要提点,才能完成,照顾者身上压力庞大,因为他必须时时有人在陪伴在旁, 否则不知道一个人怎么办?黄美芸说,「他随时需要建议与指示,安全感低落,自信心也下滑。」高锟在练拼图以刺激脑部,但对他而言已经太难,目前暂停,过几天会再试做,也需要别人一直鼓励他。


「我的情绪是悲痛的,看到亲爱的人,曾经是那样的杰出与聪明,学习快与反应快的人,而今却是分崩离析,变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黄美芸说,家人从开始的愤怒,继之是悲伤,他形体还在,人已不在了,这样的伤口,对家人而言,始终没有办法愈合。


黄美芸说,高锟现在身体相当硬朗,没有心脏病与糖尿病,打网球与乒乓球,也训练自己的肌力,生活型态健康,低盐低脂,或者从前高压的生活型态,被分析是得病原因之一?黄美芸提醒,身体无论多么健康硬朗,失智症还是会找上你,


过去失智症和癌症,都是见不得人的家丑,黄美芸说,「其实不是,大家如果意识高,就能日渐找到良方,例如:癌症已经找到很多治疗方式,死亡率慢慢下降。」现在失智症需要更多支持赞助,让其死亡率慢慢下降。


黄美芸认为,现在社会对失智症关注大增,认识了这疾病,我们也成立基金会,争取更多的资源,也希望政府能有认知,做更多准备,希望能早日找到阿兹海默的治疗良方。


现年77岁的高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被誉为「光纤之父」,6年前,被证实罹患阿兹海默症,目前移居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