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瞎学习,要深学习

 


「如何学」(How to learn)已经成为欧美的教育显学。你的学习是有效的吗?你知道全球菁英们已经走到沙漠、救火场、荒岛、老庄园,开始一趟「深」学习之旅了吗?


在内蒙古,跟着管理大师逛沙漠,学会未来的领导力。


在加拿大的荒凉小岛里当导演,演出内心的幻想,开始认识自己。


在法国巴黎近郊的中古庄园里,用五天做出五十条项链的同时,学会创造力。


在伦敦的救火队训练场里,见识真实的危机统御。


在李安导演毕业的纽约大学里,踏上表演舞台,跟来自华尔街的同学们,一起学沟通力。


这些,不是幻想,而是正发生在全世界的新一波进修浪潮。人们开始从传统的教室走出来,抛开书本,展开他们的「深学习」。


这些深学习,并非特例。而且,早从国外知名企业,一路延伸到台湾。


 


去年十月,英国伦敦近郊的消防队训练场里,烟雾、呼救声与警报声四起。丰银行工商金融业务处经理蔡宜璇,跟其它专业经理人,穿着消防靴、钢盔与防火衣,拉起水喉,正在救火。她必须赶快对同伴下出指令,即便不确定,也要下!因为延误一秒,就会损失巨大。那一刻,不用一旁的导师总结,她已看懂危机统御的两难。这是丰银行培养人才的必备进修课程。


今年二月,台北。「我爱你、我爱你……」二十位台湾大哥大的中阶主管,练习用各种声调,反复说出这三个字。「听出来了吗?人的声音可以有七十多种变化,最常用的却只有两、三种,」「你是不是都是用差不多的语调,跟下属沟通?其实你可以因人而异。」引进纽约大学表演艺术疗法的讲师说明了,为什么LV、王品集团与知名车厂戴姆勒克赖斯勒(DaimlerChrysler AG)等数十家知名企业争相学习的原因。


学习,正挣脱以往框架,有了全新的风貌。「那种感觉,就像是我第一次潜水,从海底往上看一样,原来还有另一个世界。」这是趋势科技董事长张明正,结束内蒙古沙漠进修之旅的告白。学学文创副董事长詹伟雄说,过去,大家以职业为目的,去进修如语言与管理等技能,遵循着「观察社会主流,以职业技能为导向,大家一起在课堂抄标准答案」的学习逻辑。但新学习潮,将挑战传统知识的获得方式。「如果,创新是从课堂中一起学习到的,那不是很矛盾吗?」


 


这是一场学习革命


听讲式上课out,体验式学习in


传统知识的获得方式为何面临挑战?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在「多媒体教育应用及发展趋势」一文引用一项知识保持永久性的研究所述,人类单从眼睛得到讯息,只能记忆一成的内容。用耳朵听,可以记忆两成。与人讨论,可以达到七成。但是透过亲身体验,可以达到八成,这是重点。人们单从眼睛得到讯息,是传统教学的方式——以老师为中心,你只能观摩老师怎么游泳,教得快,但是吸收效果低。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是以「你自己去游」做为学习重点,学习者变成主人。于是,创造设计学习的新情境,是这波学习革命的重点。


政大创新与创造力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召集人吴静吉教授描述,「最好暂时抽离习惯的环境,找出让你感到兴趣的事物去体验。」「在差异的环境中,你会有些自我对话,而当新旧事物连结时,创意的火花就可能产生。」


 


这是一场异境旅程


打破地域或领域,不拘身分迎向震撼


这将是一趟异境的旅程,不管是地域的异,如出国,或是领域上的不同。但共同的点都是,「他们都会像场震撼教育。」詹伟雄说。也因此,很多人,不分年龄与背景,早已勇敢展开旅程。


一位六十四岁的老爷爷,跑去澳洲布里斯本进修语言一个月,比所有人都认真,「只为了圆一场年轻的梦。」帮他办手续的美加文教关系机构总经理丛蓓明说。


林蕙馨,勤业众信会计师事务所前总裁魏永笃的妻子,一个孙子的奶奶,也是一位画家。她面临人生下半场,想帮自己重新找人生定位,坚决独自飞到加拿大加布欧拉岛(Gabriola island)上一个月,学习创造力。回来后的她,「现在比我还忙,」刚退休的魏永笃,形容着现在身兼珠宝设计师与画家的妻子。


四年前,濒临中年危机的政大广告系教授陈文玲,也不约而同的飞到只有五千人口的加布欧拉岛上的海文(Haven)学院进修。第一次来到小岛,「好失望,想离开。看来这么的简陋、原始,但我又想,这不是我所想要的吗?」不适应,反而产生了自我问答。


在岛上的「幻想日」,陈文玲实践自己的幻想时,快乐得不得了。「我开一间色情舞店,准备了三首脱衣舞,让同学跳前两首,我负责跳压轴。脱到只剩下一件泳衣,我还意犹未尽,要同学并排在地上,让我在他们背上,翻来滚去。」「才发现,原来自己对身体情欲很陌生。我发现自己擅长创造一个鼓励表现的环境,还发现自己渴望掌声,但那必须来自我有热情的领域。」


回忆那段自我察觉的过程时,陈文玲背后近两公尺高的临时广告牌上,陈列着创意课学生与杂志封面的合成照。「我让他们写一篇新闻,采访十年后的自己。」一篇篇封面故事的主角里,有未来的瑜伽大师、教授或偶像明星。在进修之前,陈文玲曾为创意是否可以用「教」的,感到很困惑。进修之后,她更确定自己所爱的是什么。她坚持下去,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教创意的方式,「更放开来了。」


勇敢是有报酬的,每个旅程,各有迷人处。《商业周刊》大致依照学习内容,归纳为下列三种分类。第一,语言游学;第二,专业、兴趣;第三,管理大师与名校。游学,是一般人最常选择进入「异境」的入口。


 


这是一份缤纷「菜单」


选国家、选主题,还有企业实习


当你踏上陌生国家的土地。从紧张,抗拒,自我问答为什么喜欢这里,为什么不喜欢,到最后开始适应,无数的自我对话,火花已在发生。语言,只是你学习的一部分。


游学能有多多元?


这是主题式游学。八月的爱丁堡,穿着格子裙的风笛手与来自全欧洲的艺术家同时聚集,这,正展开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上午你学完语言,下午,到十三世纪的古堡里,学爱尔兰的传统舞蹈。傍晚,坐在咖啡店,打开更新的艺术节目录,决定夜晚的看秀内容。拿不定主意,走到大街上,直接看哪个艺术家的吆喝招揽最有创意。预算有限?别担心,一场表演才四、五英镑(约合新台币二百五十元到三百元)起跳,直到深夜,这个古城,仍灯火通明。


不爱英国?法国的亚维侬艺术节、德国慕尼黑啤酒节,任君选择。


这是奢华版的游学,白色邮轮的侧身上印着「The Scholar Ship」(学者之船),船舱内木质装潢的半露天式教室,坐着全球上百位学生。航行时,世界最老的英国语言学校老师会教英文;靠岸时,你则可上岸观光。这套刚引进台湾的邮轮游学课程,用十六周,环游五大洲、三大洋,共十个国家,要价六十万元。


还有到国外企业实习的新形态游学,半天学语文,半天兼差赚钱。


专业与兴趣的进修,也是另一种学习方向。你可以把创意当作一门进修课。每年暑假,法国巴黎三个小时车程外,一个地图上根本也找不着的偏僻庄园「布瓦布榭」(Domaine de Boisbuchet)里,就有令人惊艳的工作坊选择。


在巴黎庞毕度中心号召下,全球最顶尖的设计师聚集成为若干工作坊的主人(老师)。年轻设计师赵印祥,选择的是「为生活做设计」工作坊,为「吃」做设计。第一堂课,身为纽西兰顶尖家具设计师的老师,不谈设计技术,回到根本:要所有人想,人跟吃的连结性在哪里?


大家在草原行走、湖里划船、蓝天白云下荡秋千,思考找答案。一切都是很随意。赵印祥在放松后,反而更静下心,观察其它人吃东西的样子,所有餐具的模样。慢慢的,他问自己,餐具,为什么都是凹进去的,这个凹字形,是否代表着人类的欲望?人是否因为看不到「想要」与「需要」的差别,所以才把餐具越做越大,最后连地球都承载不了?结业时,赵印祥设计出一个凸起来的餐具,所有同学一起制作出方便放在凸形盘子上的食物用餐。


用餐完毕,他们跑到隔壁「创意椅子」工作坊的派对里,看到一群人把自己的身体当椅子。另一旁「用五天创作五十条项链」的工作坊,同学则忙着躺在地上,跟他们设计出的一条二十七公尺长、可以绕仓库一周的项链大合照。


多么疯狂的创意,多么理性与深沉的自我对谈。同时间,都在这个中古世纪的老庄园发生。


如果,你的时间有限,只想在两天内,到国外痛快接受一流管理智慧的冲撞。那么,就直接去上管理大师所开的课吧,从奇异集团(GE)前执行长杰克威尔许(Jack Welch)到彼得圣吉(Peter Senge)、畅销书《执行力》作者赖瑞包熙迪(Larry Bossidy)与《创新者的两难》作者克雷顿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都有开课。一至两天的课程,是他们数十年智慧的精华(详见第一百三十二页)。即便同样教授所教,是你过去在教室中学过的管理知识,但进入大师私塾,学习方式都迥异于以往。


选择了方向,踏出脚步。你也必须理解,这并非是趟一开始就顺遂之旅。几乎所有人进修回来都自白:会经历从自我挣扎与探索,但最后的结论却都是:更了解自己。


 


这是一个破格计划


让五感全展开,回到了解自己的原点


「破格,」陈文玲用这两个字定位那次小岛之旅。破格,代表的是,理解框架,然后顺着框架,把自己再延伸出去。「人最好更了解自己,再去学习,」「你不知道格在哪里,怎么破?」陈文玲说。


道路就在眼前。怎么与自己连结?你只要闭起眼睛,跟自己对话,「我现在处于人生哪个阶段?我是什么个性?我想获得什么经验?曾让我眼睛一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真的找不到喜欢的学习方向,「那就用删去法来选,」吴静吉说。


自我了解越深,与异境撞击出来的火花,越美。


当年,大提琴家马友友,若非顺从本心去进修人类学,累出了文化底蕴,今日他的音乐,怎能这么轻易的跨越国界?苹果计算机(Apple)的创办人贾伯斯(Steve Jobs),若非跟着内心所爱去学书法,十年后,怎能推出令苹果一炮而红的麦金塔计算机(Mac)?


「你得要相信现在经历的一切,未来多少会连接在一块。」贾伯斯事后回顾。「天下没有白读的书,」吴静吉说。今年七月,IBM将展开全新的「学习账户」计划,员工学习费用的五成,将由IBM赞助,即使是插花、学琴跟工作无关的技能都可,全由员工决定。


「人去旅行,去不同的地方学习,就是让自己的感官全展开来,」陈文玲说,因为人一旦开始接触到陌生情境,五官就会敏锐的去察觉周边的变化,「学习就在这时候开始。」而异境学习,是体验学习的最佳手段之一,「这是一个先紧后松的过程,」陈文玲说。人将从体验起始,经历与过去经验不同的冲击,然后反思、内省,与过去的经验对照,最后,会深化为自己的知识。


 


把现在变成一个开始


去参与,你将会深深理解!


「学习没有专家,自己去体验,才是最真实的。」彼得圣吉今年一月来台时这么说。他要大家回想,自己是怎样学会骑脚踏车的?或许你可以再进一步的去想,为什么幼年时,学会怎样骑脚踏车后,现在仍然熟稔,但是高中所学的物理与化学知识,很多却都被抛在脑后。


Tell me, and I will forget. Show me, and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will understand.」(告诉我,未来我会忘记;给我看,或许我会记得;让我参与,我将会深深理解。)首倡体验学习的学者之一库柏(David A. Kolb)说。


多人已悄悄踏出第一步了。夜晚,文化大学位于台北建国南路的进修大楼,灯火通明。单一年,这里就开出两千门课程、四千班,比两年前成长二五%,课程从「宠物心理学」到「喝茶学品味」都有。场景转到台北内湖的学学文创大楼,现在所开的课程,有七成,是跨界学习。


现在,睁开眼睛,你的脑中是否刚闪过,来场进修也未尝不可的念头?如果是,恭喜你,你也刚刚踏上了,属于你自己的破格旅程。


 


天涯、海角都是你的教室/整理:旷文琪、林育娴


美国纽约 从购物学时尚


凯文克莱毕业的FIT时尚学院,每年7月提供特殊进修课程,带你购物、看秀,学会看懂真正的时尚。


 


加拿大加布欧拉岛 学雕塑找自我


岛上的海文学院(Haven),是不少创意人的最爱,透过跳舞、表演与雕塑等各种课程,让你与自我对谈。


 


泰国曼谷 动手烧菜学创作


泰国的蓝象学院,教你由辨识食材开始,从无到有,做出自我风格的菜。


 


美国纽约 当演员学沟通


连史蒂芬史匹柏的儿子都在这进修。纽约电影学院(NYFA)让你从表演中,学会易地而处,建立同理心。


 


英国伦敦 逛博物馆练美感


欧洲最棒的伦敦艺术大学,老师亲自带你逛博物馆,看懂美的创作。


 


英国爱丁堡 逛艺术节学鉴赏


8月的爱丁堡艺术节,让你一网打尽欧洲各种艺术表演,这些就是最棒的创意展现。


 


澳洲凯恩斯 在海中找到新视野


在世界公认的潜水天堂──大堡礁,从水底仰望世界。


 


澳洲黄金海岸 学冲浪锻炼勇气


当你摔过无数次后,再踏上浪头。你迎向挑战的态度将不同于以往。


 


英国伦敦 救火学危机管理


在一秒都不能等的救火模拟训练中,你将学会在危机中如何下达指令。


 


西班牙安达鲁西亚 练佛朗明哥舞学表达


不需语言,佛朗明哥舞,能让你重拾昔日对理想的热情与活力。


 


法国波尔多 品红酒学品味


走入葡萄酒庄学品尝红酒,建立你的生活品味。


 


纽西兰奥克兰 高空弹跳打开感官


极限运动是众多企业训练员工最爱,感官开了,心也开了。


 


法国普罗旺斯 学画强化观察力


到塞尚的故乡,学会用心灵与眼睛、双手,捉美景。


 


奥地利维也纳 听音乐练大脑


研究已证明,学音乐可以刺激大脑,增加效率,对学语言也有好处。


 


台湾 陪妈祖遶境欣赏次文化


青辅会举办的游学台湾活动,让你一次体验台湾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