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品热卖品牌值4亿 年内出书15本大谈戴妃 安娜难安息玉殒十年犹似摇钱树
戴安娜去世已经整整10年,但民众对她的爱戴却未消退。由此引发的戴妃产业给人们带来无限商机。
“我将自己视为一件放在产品架上的商品,销量相当不俗。”戴安娜生前曾不止一次揶揄自己变成了一件赚钱工具,她在1995年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这样说过。死后,她依然摆脱不了这种命运。戴安娜就像一棵摇钱树,是商家、媒体、出版、收藏等领域追逐的对象。
新闻价值
戴妃信息价值连城
戴妃生前吸引无数摄影师和记者拍照、报章追访。全世界的报章、杂志以她作封面就可吸引读者购买。戴妃悲剧发生后,更加集中地吸引了传媒和受众的注意力。媒体试图联系一切与她有关的人,挖掘出所有的戴妃故事。
10年来,戴安娜的情人、保镖、演讲导师、治疗师……总是不断有她生前的身边人出来爆料,爆料者都会收到丰厚的回报,有人甚至想借机发财。
2004年,《每日镜报》花费30万英镑(53.5万美元),从戴妃前管家保罗·伯勒尔手中购得
电视台更直接用画面来表现对戴妃的关注。随着戴妃去世纪念日临近,多家媒体都筹备了关于她最后时光的纪录片。其中有独立电视台的《戴安娜王妃未知的一面》、第五电视台的《戴安娜:王妃最后的日子》、BBC的纪录片《戴安娜去世那一周》、法国艺术电影公司的《戴安娜王妃与阿尔马桥隧道中的幽灵》等。
这并非创举,2006年为了扩大发行量,意大利一家名为《CHI》的杂志刊登了戴安娜在撞车现场接受输氧的照片。
如此不择手段,背后必然是巨大的经济收益。戴妃带给传媒的收益,就像传媒带给戴妃的灾难一样,都是无法形容、无法估算的。
品牌价值
商品畅销十年不倒
和戴妃有关的商品成为人们回忆的寄托,并且经久不衰。有估计说,戴安娜品牌行业价值为4000万欧元(约4.2亿元人民币)。
走进伦敦街头的纪念品商店,印有戴安娜头像的杯子、碟子、明信片、日记本,简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花上12英镑,就可以在纪念品商店中买上一枚心形钥匙链,再添18英镑,就可以获得一只骨瓷药盒。
英国皇家纪念章也做起了戴安娜买卖。印有戴安娜头像最小的一套纪念章售价80英镑,最大的售价480英镑。在戴妃婚礼举办地温莎堡,印有戴妃画像的茶杯、
在大洋彼岸,美国富兰克林纪念品公司出品的戴安娜娃娃价值195美元,会说25句戴安娜生前名言,十分畅销。
英国戴安娜品牌的内衣,以高贵、典雅、浪漫的形象已深入人心,1995年进入中国,几乎没有做过什么广告宣传,却连续几年销量稳居中国内衣品牌前位。
出版价值
数百图书大话戴妃
戴妃曲折的感情经历,和她戏剧似的香消玉殒,让人们难以忘怀。十年来,数百名自称与她关系密切的人著书、编写传记。
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2005年6月,戴妃去世8周年之前,女心理医生西蒙·西蒙斯自称戴妃闺中密友。她出版新书《戴安娜最后的日子》。书中爆出了戴安娜与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儿子小约翰·肯尼迪的一夜情。
戴安娜的马术教练和情人休伊特,先后出版了《恋爱中的王妃》、《爱情与战争》。休伊特甚至不需要正式的工作,只靠戴妃的隐私就足以养活自己。
戴妃逝世10周年,一本名为《戴安娜纪事》的新书在6月初上市。英、美两国的书商在出版前就已经争相下订单,20万册的印量为作者布朗带来100万英镑的预付稿费。
据统计,英、美两国赶在戴安娜去世10周年,至少出版了15本与戴安娜有关的书籍。《天使戴安娜》、《操纵者戴安娜》、《国王缔造者戴安娜》、《君主制毁灭者戴安娜》等。戴安娜效应,给图书出版带来新的商机,也造福了一批出版商。
另外,唱片出版也收益颇多,最具代表性的是《风中之烛》。1997年,戴妃车祸身亡,这首歌被选为代表性的纪念歌曲,一周内就卖出大约350万张,成为有史以来单周销售速度最快和销售量最高的单曲唱片。到2005年,单曲销售量已达3180万张。
收藏价值
佳人气息点石成金
收藏者们向来不管使用价值,只要与戴安娜有关皆可揽入怀中。
2005年,英国一家拍卖行拍卖了世纪婚礼时的一块蛋糕。这块蛋糕20多年来一直被保存在酒精里,虽然蛋糕原本的样子已经看不清楚,而且有些发霉,但最终一位戴安娜物品收藏者还是以234英镑的价格买走了它。
前不久,戴安娜婚纱设计者伊丽莎白可谓生财有道,将26年前制作戴妃世纪婚纱后的剩余布料,裁剪成1000片25.8平方厘米大小的布块,并以每片1000英镑天价出售。当然买家还会得到一本讲述婚纱制作内幕的精美画册。如果这1000片戴妃婚纱布全部出售,她将可进账100万英镑。
戴安娜生前穿过的衣服被放到网上拍卖,起拍价格不可小觑,最近一件礼服起拍价12.5万美元。而另一件在eBay网站拍卖的长裙,起价为30万美元。
变质的蛋糕和无用的边角料、穿过的衣服,沾染戴妃气息,价格便如此高升。戴妃的魅力,可谓点石成金。
旅游价值
伊人之乡来客不断
戴妃生前和查尔斯居住的金士顿宫,每年吸引3万人前来游览。
此外,真正的戴迷还会前往戴安娜儿时的家和她的亡冢所在地——奥尔索普庄园。掏上25英镑,就可以在这个占地450公顷的大园子里逛上一圈,然后在戴安娜小时候嬉闹或安静的房间里,看看她的照片、画像或者信函。
戴妃弟弟斯潘塞伯爵掌管的奥尔索普庄园,利用戴妃效应赚钱的目的非常明显。其营销方式也不断引发争议。
2005年,斯潘塞伯爵悄悄在一家美国杂志上刊登出一则广告:为了吸引游客,他愿将戴妃故居中的“威尔士王妃房”以3万英镑一晚的价格租给美国游客过夜。
2006年,斯潘塞伯爵又在报纸上大发广告称,任何人只要出5万英镑,就可以在戴妃家中办一场同样盛大的婚礼,甚至可在戴妃当年曾和丈夫查尔斯睡的床上度过“洞房花烛夜”。
据悉,这一做法立即在戴妃崇拜者中引发了强烈不满和争议,但不容置疑的是,戴妃故居的旅游价值,是可以不断挖掘和提升的。
慈善价值
无形资产善心永存
在慈善事业上,戴安娜设立了王室难以逾越的标准。戴妃不理睬世人对艾滋病的偏见与畏惧,主动与艾滋病感染者握手;她以对癌症、艾滋病、酒精中毒、残障人士付出的巨大同情与支持赢得了世人尊重。
戴妃对慈善事业的热衷,无疑影响了查尔斯,如今,查尔斯王储基金会已为那些专门救助年轻人的慈善组织募集了大量资金。
戴安娜王妃基金会在戴安娜遇车祸身亡的第二天就宣告成立,用于继续戴安娜毕生专注的慈善事业。戴妃的爱心形象,成为慈善活动的无形资产。仍然在吸引大量捐款,至今拨出1.5亿美元(约12亿港元)支持350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