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存废

 


高考之害,几乎家喻户晓;对高考趋之若鹜,则是全民动员。愈趋之若鹜,则愈有害;愈趋之若鹜,愈证明其合理。又有害,又有利,这就是高考。高考,究竟应该改革还是应该取消?
  维持高考制度的理由:以统一考分衡量学生成绩,人人平等,简单易行
  
  无疑,高考的文化内涵源于古代科举考试,中国人对高考的偏爱摆脱不了科举集体无意识情结,是谓高考录取无异于金榜题名,世人无论是挺、贬高考,背后都不离对科举的爱恨态度。
  
  对于高考,挺者见其公平选拔之利,贬者见其封建之害。高考与科举,在制度设计上的最大价值就是为人才选拔提供一个平等的机会,以此为依据,既为社会供给最优秀的人才,又提供阶级跃迁(社会流动)通道,维护社会公义和平衡。假设只有富人阶级才允参加科举或者高考,这个国家的发展效率和社会正义大大降低。高考,以简单均一的方式成为人才选拔的第一道工具,尽管是一个粗糙的工具,在模仿科举的无意识过程中,传统习俗和价值观诸如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等等……广泛参与其间,既降低了制度成本,又凝聚了大量社会资源,最终演进成中国特有高考热。
  
  高考,于国家而言是选拔人才,于个人而言是面子。


      取消高考的两大理由:摧残少年和高分低能  
  我于教育,既是外行也是旁观者,第一次对高考深恶痛绝,是因为看到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居然超过80%的是近视眼,其中深度近视超过一半,校园内挂瓶酒瓶底的脑袋晃来晃去,有良知的人看到后都会揪心。据业内反映,全省全国情形大同小异,我对这个说法感到震惊。虽然我也是玻片反光晃来晃去的眼镜族,不过在刚刚恢复高考的七十年代末,同学中近视眼毕竟是少数,甚至,在劳动人民嘴里有四眼狗之称。而今,中国最聪颖的孩子几乎都是近视眼,都是四眼狗,简直骇人听闻,这个事实无疑是民族的自我摧残。搞出这个结果的人,骂他们汉奸也不为过。高考的价值再大,都也至于以搞瞎一个民族数代青少年的眼睛为代价,何况这一部分人是平均智商最高的孩子。这个结果很吓人。你的敌人再狠毒,也狠不到这个效果,全是自己整出来不幸。
  


      取消高考的第二个理由是应试教育导致高分低能。  
  假若高中教育的唯一目的只是获得进入大学的敲门砖,而非获得扎实的客观知识,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几乎就是一个个秉性失衡的低能儿,一方面疯狂地运用一些没有空洞的符号从事考试,获得高分,另一方面并不知道这些符号背后蕴含的知识,以及这些知识的应用技能。他的职责只是为将来获得大学文凭,搞一份准入证,以及升学后,为父母留下一份荣耀和谈资。从这个角度看高考的公平性,似乎大部分被应试教育解构了,如果高等教育的公平性是以生产大量低能儿为代价,这种公平还有多大价值呢?  
  反过来说,高等教育毕竟只是部分被应试教育解构,毕竟二十多年来中国大学还是有成果的,问题是诞生了一种奇特的现象,这几十年间对社会做出重要贡献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高考成绩中下等的,换言之,没有被应试教育彻底摧残的强硬份子。而当年的学习尖子,大多是少时了了大未必佳。
  
  第三个理由是应试教育在地方上形成教育寻租体系,滋生大量腐败行为,使教育从社会公器伦为利益集团工具。这当中的机巧足以写作一大批有质量的博士论文,其中的要害是教育官员、教师分头构筑重点与非重点的学校或班级的差序格局,以及教师私人以非正式收费课程构筑外课与正课的差序格局,而这个落差正是教育利益集团牟利的基本结构。在学生和家长在这个差序每向上攀爬一级,都要付出昂贵的成本代价,金钱、精力、青春、社会关系资源,不断地流向利益集团。这当中,即便是幸运的学生,所获得的只是录取通知书,加上近视眼。
  
  从外行看高考,有一万个取消理由,高考简直比万恶的旧社会还要恶。但是,为什么在怨声载道之中,高考依然浩浩荡荡,如节日一般逐年盛大展开?  
  我有一位在大学工作的旧日同事以切身感受认为,取消高考的弊端甚至比高考更大(中国人真是命苦)。第一,取消高考,意味着取消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而这,是穷人孩子实现社会跃迁的唯一希望,如果穷人的孩子连大学都上不起,那么大学教育将沦为富人的特权,下层阶级的后代失去平等发展的机会;第二,取消高考后唯一可行的制度是自主招生,而自主招生在中国的法制和道德国情下,必将沦为招生利益集团的寻租工具。自主招生背后,法律在中国很难制约择校费之类的行贿,而这在当今中小学教育中已经十分普遍。所以他认为,大学诉求自主招生,无法排除其真正动机是觊觎其中的寻租空间。而自主招生企图在客观效果上超过高考,其可能性微乎其微。事实上,在现有实施自主招生的专业技能类院校中,教育利益集团分肥是一个圈子内半公开的现象,一个名额需要一定购买费用几乎是公开秘密。普通大学自主招生的结局,无非落得与他们一样,没有足够理由可以幸免。
  
   我分析,他的观点是正确的。然而,他的观点又将现实问题带入囚徒困境: 
   a. 以应试教育的危害来说,高考应该取消。
   b. 以取消高考后的自主招生模式来看,其危害甚至大于高考。


道理上,究竟应该取消还是保留高考,这是理论和实践上悬而未决的问题。更为诡异的现象是,深受其害的学生家长反而最反对取消高考,宁可承受巨大代价来维护孩子平等发展的权利。如果取消高考,在没有制度保证自主招生正义性的前提下,穷人的孩子无论多聪明,都将丧失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与此同时,卖力鼓吹取消高考的人很可能是潜在的获利集团。取消高考,录取标准从明确无误的考分,转变成自主招生者的主观评测,在没有制度确保程序公平的前提下,必然不演变成录取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买卖关系,产生极大的牟利空间。
  
  从产权和制度理论角度分析,我们会发现统一高考制度是中国大学产权制度的必然。大学产权不变,高考不可能改变。  
  中国的主流大学都是国有大学,产权归属教育部。事实上,只有教育部拥有处置公立大学的实际产权,大学校长或者董事会都与产权无关,他们只是代理人或者顾问。所以,决定大学录取制度的权利人只能是教育部,大学管理集团根本无权觊觎教育产业的任何利益,他们只是一群被雇佣人,除非教育部授权大学管理集团招生,否则大学只有教育的义务而无招生权利。你的责任,只是将按我的标准择录的学生培养成材,除此之外,别打学生的主意。与此同时,少量私立大学从法律上来说应该拥有自主招生的权利,但是又没有给予公正对待。
  
   分析下来,我们应该承认高考制度危害很大,但是在现行社会法律、道德和江湖化的环境下,取消高考实行大学自主招生,其危害很可能更大,由于产权悖论的存在,导致代理人(管理层)对大学的业绩和价值毫不关心,在没有刚性机制确保代理人与产权人的契约前提下,甚至可能导致高等教育的崩溃。实际上这个问题已经在发生,从文革前到文革后,中国大学的属性已经发生悄悄蜕变,治学的态度和一流的成果日渐稀少。在美其名曰学术圣地的地方,很难看到真正属于学术的东西,而这条船的方向正驶往是以教育和学术的名义去疯狂寻租——以虚假的成果捞取科研经费,以垄断资源要挟教育投入,然后大家分肥。
  
  问题症结何在?  
  我们不妨俗套地以美国大学录取制度为借镜。美国大学录取过程有两个元素,一个是地区举办会考,类似于中国的高考,但是成绩没有录取的法定效力,只供录取大学参考;另一个大学自主录取,主要依据就是历次会考的基本成绩,辅以考生其他信息。实行二元化的高考制度的基本原因,只是产权问题,特别是对于私立大学来说,地方政府无权干预它的录取过程。但是,私立大学又缺乏实施全国会考能力,结果是两相配合,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举办会考,配合大学录取,既尊重大学的产权,又减少招生的制度成本。
  
  但是,我们做一个理想试验,设想将美国制度搬到中国来,或者将中国教育官员置换掉美国官员,结果很可能是这套制度马上玩完。
  
  譬如我们设想中国教育部授权地方教委举办省级会考,然后授权高校自主招生,于是就建构了几乎与美国一样的制度环境。然后,我们来看看,将会发生什么呢?  
  很可能学生家长约招生老师见面吃饭,第一次招生老师拒绝了;然后,家长托老师的亲戚朋友再次邀请,抹不开面子,老师只好赴约。席上,家长暗地奉上红包,内含银子若干。于是,学生很可能被录取。
  
  谁来查处违法老师或招生人员呢?只要当事人做得巧妙,谁也奈何不得。什么叫巧妙?巧妙就是找一个说得过去的、能够开脱的理由。只要事情处在能够开脱的境地,就会形成一个稳定的寻租空间,然后大量不合格的生源涌入原本不属于他们的位置,与此同时,原本应该属于此的孩子被拒之门外。哪位辩论家要为此辩护,前提是先将中小学择校费、暗收费之类灰色交易系统取缔之后,再来说事。如果取缔不了,大学自主招生真是免谈,一切辩护词都是文过饰非。
  
  为什么在美国可以实行,在中国就实行不了?一言以蔽之,相关法律和道德环境付之阙如。  
  以上这些行为,如果发生在发达国家将会有何后果?检察院马上传讯你,法院送你锒铛入狱,同时学校掉入丑闻,大学的无形资产和排名次序一落千丈,对个人和学校来说绝对是一个赔本买卖。中国不能实施套制度,只因为法制缺乏足够的效力,不要说大学,中小学教育中的寻租和腐败都治理不了,而且愈演愈烈,有些中专技能学校招生寻租一二十年,至今无人问津。现在,假若放权大学自主招生,只不过壮大教育寻租的队伍而已,与此同时,学生家长受到更大规模的盘剥。
  
  如今,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就业都面临寻租和后门压力,将来一旦大学自主招生,等于是构筑一条完整的寻租链条,使一个中国人从幼儿园开始,经过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就业,中间环节层层雁过拔,不断地受到不平等待遇的压榨。这些被增大的教育成本,只能在自己就业后通过额外收入来弥补,逼使青年人从事新的寻租来填补被盘剥后的亏空。这当然不是耸人听闻,譬如某些医学院毕业生进入医院工作,必须缴纳高额润滑费,巨额的投资仅靠工资将来绝对无法偿还,唯一渠道只能是收取病人红包;还不够,就只好勒索病人。
  
  感叹之余生无奈。中国的高考危害很大,但是为了维护底限的教育公平,暂时还不能取消高考,因为目前根本不存在更好的制度来取代它。
  
  唉!在现有法律和道德的环境下,万恶的高考居然还是一个优策略。与此同时,大学自主招生彻头彻尾是一个劣策略。  
  吃人的高考肯定要改革,但不是现在。将来大学招生的改革,必以配合大学产权的改革、法治环境完善和道德体系重建等项为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