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及其启示

 


陈厚云方明


政府与国会重视学前教育 加强立法不断增加投入


  联邦政府与国会对学前教育愈来愈重视。白宫于1970年和1981年两次作出决定,把发展托幼事业作为国家最重要最迫切的需要之一。1979年国会通过了《儿童保育法》(Child Care Act),1990年通过了《儿童早期教育法》(Early Childhoodand Education Act),同年还通过了《儿童保育和发展固定拨款法》(Child Care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 Bill),该法于1995年作了修订。


前总统布什于1989年召集全国50个州的州长研究制定了《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提出了六项全国教育目标,其中第一项是:所有美国儿童都要有良好的学前准备。它的基本内容是:到2000年,所有美国幼儿都要做好入学准备;所有的残疾儿童和处境不利的儿童都能受到高质量的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幼儿教育,以便为入学做好准备;每个家长都应成为儿童的首任教师,每天花一定时间帮助幼儿学习;要使家长们都能够接受这方面的培训,并得到必要的支持;要使儿童都能得到足够的营养和医护,以便保证在入学时有健康的身体和大脑。克林顿总统上台后,将六项全国教育目标增加到八项,提出《美国20OO年教育目标法》草案,于1994年获得国会通过,成为正式法律。全国教育目标提出后,美国各级政府纷纷制定计划和措施,与社会各方协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美国有若干个全国性的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计划,其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开端计划》。该计划旨在向贫困家庭的35岁儿童(以三四岁为主)与残疾幼儿免费提供学前教育、营养与保健。从1965年起由联邦政府与地方当局合作实施,延续至今。国会批准的开端计划拨款1965年为9640万美元,1975年为4.04亿美元1985年为10.7亿美元,1993年为27.7亿美元。由于认识到三岁前孩子发展与教育的重要性,1994年又提出了《早期开端计划》,把教育服务对象延伸到贫困家庭两岁孩子。1997年开端计划共拨款39.8亿美元,比1965年增长40倍。30多年里,开端计划累计培育了约2000万幼儿,帮助了广大家长提高教养水平,训练了大量的教师与助手,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标准,成效显著,对美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1990年国会通过的《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联邦政府从1991年起每年拨予各州发展托幼事业专款,以弥补地方上这方面经费的不足。1991年拨款7.71亿美元,1995年为9.346亿美元。国会于1988年与1990年两次修订《社会保障法》,增添了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孩子入托补贴的条款。1992年这方面经费支出为15亿美元。另外,联邦政府拨给各地的发展社会服务事业的经费,约有1/5用于支持早期保育与教育。


 


  长时期里美国面临着巨大的福利保障赤字与财源危机的压力,20世纪90年代政府与国会为了消除财政赤字,平衡预算,大幅度地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但托幼事业的经费不但没有减少,而且逐年增加;在国会讨论政府预算案时,克林顿总统要求给予幼儿教育全额拨款,这反映出美国政界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美国国家教育研究政策委员会与政府有关部门经过三年时间的广泛调查与认真审议,于1997年制订了《教育研究国家重点》,以适应新世纪的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教育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在公布这一文件时,还发表了致美国人民的公开信《教育研究国家重点》有七项。第一项重点是:改进幼年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使所有孩子都能入幼儿园,以便为入学做好准备并能在初等与中等学校学习取得良好成绩。文件说明中强调学前教育及其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出:如果国家让儿童早期失去了机会,那么以后对大孩子的教育投资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忽略了五岁以前孩子的学习与教育,那就无法提供教育改革合适的道路图。文件还提出必须着重研究的一系列课题。


 


1998年克林顿总统提出幼儿教育五年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增加对开端计划的投入,扩充招收名额,到2002年将招收100万名贫困家庭幼儿,即比1997年增加25%。,预计届时将年投入50多亿美元;加强与扩展师资培训,帮助儿童保育工作者达到认证资格,设立专项奖学金(每年5万个名额,5年共投入2.5亿美元),资助与鼓励立志从事于幼教工作的学生。


 


  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学前教育


  企业等单位办托儿机构逐步增长
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关心支持大为增加。美国著名的卡内奇基金会认为,人的早期对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所以把早期教育作为优先资助项目之一。


美国经济界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重视与支持学前教育事业。他们把学前教育看作是向未来投资。由一批最具影响力的大公司领导人与大学校长组成的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于1985年提出一份报告,内称:如果美国的孩子不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美国无法在未来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取胜很难想像出有比学前教育更高效益的投资项目。该委员会于1987年、1990年、1991年连续提出一系列报告,强调投资于早期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不少企业特别是一些著名大企业捐赠资金,支持学前教育事业。一些大企业还建立了专项基金,发展本企业的托幼事业。如美国最大的电脑商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建立了儿童托育资源发展基金,五年里投入了2500万美元,其中2200万美元用于托幼事业;ATT(美国电报电话公司)也建立了托幼发展基金,1993年至1995年三年投入1500万美元,用于增设托幼机构,提高保教质量。


 


  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资助、支持学前教育的企业不断增加,尤令人注意的是企业办托儿机构兴起与发展。


1971年一家大的鞋业公司(stride Rite)建立了一个日托中心,这是美国战后首家企业办托幼机构,1972年就增加到1ll所,而后进一步发展。同时,企业帮助职工解决子女入托问题的途径趋向多样化。到1986年采用不同途径、方式支持托幼工作的企业达2500家,而到了1993年增加到4500家。


 


二三十年来美国企业办托幼事业大体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初期主要是大企业办,而后一些经济效益好、管理水平高、劳动力紧缺的中小型企业也办;从行业上来讲,女职工居多数的服务行业先办,而后扩展到男劳力占优势的制造业;初期,企业自办托幼机构是帮助职工解决子女入托难问题的惟一方式,而后发展为采用多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美国有关企业办托幼机构效益的调查研究报告认为:企业举办托儿机构,方便了职工,减少了缺勤与旷工,使职工安心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利润。企业办托幼机构,作为福利事业依法免予纳税,企业还给予一定的补贴,职工可以少交子女入托费。研究报告还强调,企业办托儿机构对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稳定职工队伍所起的作用最为显著。美国企业现有多种途径、方式帮助职工解决子女入托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企业设立托幼机构这也有几种方式,一种是企业内或附近设置日托中心,或几家企业联合举办,由企业投资、经营;另一种是企业所有,委托他人经办,即企业提供房舍等条件,与专业的托幼经营商签订合同,而后者提供教学设备和保教工作人员,经办托幼业务,如办得不好,企业可更换托幼经营商;还有些企业设置托幼机构,提供启动资金,而由企业内职工承办。


除了部分企业自办日托中心外,医院、学校、机关、部队等单位办的托儿机构也有较大发展。医院系统设立了上千个保育中心,这是由于医务人员上班制度与众不同,医院房舍一般比较宽敞。部队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家长往往不能与孩子生活在一起,所以建立了相当完善的保育系统,有近千个保育中心,并有自己的培训计划。90年代初政府机关有250个保育中心,其中纽约州政府机关就有41个。企业等单位办托儿机构已成为美国多元化办学前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扶植社区托幼机构企业与企业联合组织提供财力、物力支持,帮助社区托幼机构扩充容量,提高质量。一些企业向附近的托幼机构捐助,让他们优先招收该企业职工的子女,并在收费上给予优惠。


  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需求尤为迫切。不少企业通过利用与发展周围的家庭托儿所来解决这一问题。有些大企业大量招募家庭托儿所,并纳入管理范围,使其为本企业服务。如IBM公司托幼系统可收纳1.5万名孩子,其中大部分是放在它所管的家庭托儿所。为此,一些企业投入不少资金,促进家庭托儿所的发展,提高其质量。如道登·赫德森公司(Dayton Hydson CO.)这家设有很多零售店的大型商业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三年里投入了300多万美元,在其职工居住较集中的30个社区,发展家庭托儿所,改善其条件,并下大力帮助提高质量,包括制订家庭托儿所标准,建立培训机构,先后培训了4000多名家庭托儿所经办人与助手,使托儿所达到了合格水平,两万多名入托婴幼儿得到了较好的照料。


3.提供信息服务,介绍入托美国社会上各种托幼机构相当多,服务对象与内容不尽相同,质量良莠不齐,价格高低不一,所以,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托幼机构,并非易事。美国建有儿童托育资源信息网络,各地都有代理机构,多企业与之签订合同,利用该系统向职工提供信息服务,介绍较为合适的托幼机构。有一些企业自己建有儿童托育资源信息系统,像IBMITT这样的大企业建有全国性的为其各地职工服务的托育资源信息网络。企业自己建立的系统往往更有针对性,更切合本公司职工的需要。职工要将孩子入托时,告知孩子的年龄,希望入哪种托幼机构,费用的打算等,咨询接待人员介绍如何选择高质量的托幼机构,并利用信息系统提出几个方案,供孩子家长参考选择,还帮助联系。到20世纪90年代初,有1500家企业开展这项咨询服务。


 


  4.经济上支持,减轻职工负担美国私立的日托中心收费较高,领有可证的日托中心每年至少得花5000美元,质量高的保育机构收费更高,要60008000美元,普通职工往往支付不起。一些企业与外界托幼机构集团签订合同,以折扣价批量定购孩子入托床位,提供给职工。不少企业给予职工以托幼补贴,收入低的补贴较多。有些企业还规定,惟有把孩子送入领有可证、合格的托幼机构才给予补贴,而且补贴额较高,以使孩子接受较好的早期教育。多企业依据有关法律,使职工在税前收入中交纳入托费,这样,企业虽然要付出一些手续费,但可使职工省不少钱。


各企业根据职工的需求、当地社区托幼机构发展情况、企业的实力与条件采取上述一种至几种途径或其他办法,帮助职工解决子女入托的困难。


 


  通过政府、企事业与有关方面以及广大家长的共同努力,30年来美国托幼事业不断发展。现在学前一年的幼儿园教育已经普及,三四岁幼儿入保育学校的比率20世纪60年代为11%,20世纪90年代提高到48%,入各种日托中心与家庭托儿所的五岁以下的孩子现达1300万。
启示与思考中美两国国情不同,经济实力相差很大,美国发展学前教育的具体做法不能照搬,但一些重要经验给我们以启示,引发我们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重视学前教育。


现实的需要,科学的证明,广泛的宣传,使美国全社会重视学前教育。政界认识到学前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认识到发展托幼事业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把发展托幼事业作为国家最重要最迫切的需要之一,把让所有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列为《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首项目标,制订专项计划,加大财政投入,推动学前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经济界把早期教育视为影响美国将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认为学前教育是投资效益最高的项目;企业界投入大量资金、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支持托幼事业。这说明,认识到位是关键,认识到位了,资金、措施等也就能到位,学前教育就能快速发展。


 


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很重视学前教育。江泽民总书记说:教育、特别是中小学幼儿教育十分重要,我们要从幼儿教育抓起,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李岚清副总理指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教育阶段抓起。但中央领导人的讲话与指示并未得到普遍认同和全面贯彻。多人现在认识到了培养人才与提高国民素质的巨大意义,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缺乏从幼儿教育抓起的觉醒。不少地区和部门领导不重视幼儿教育,甚至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教育也不够重视,提出的教育计划或规划往往缺少一个字。学前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在教育经费预算中没有幼儿教育经费款项。近几年一些城市刮起关、停、并、转幼儿园之风,甚至把一些开办了几十年、教育质量较高的幼儿园也撤掉了,令人痛心。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相当一部分城市幼儿园的撤消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如将幼儿园改作饭店、招待所等;现在一些县镇把大型的中心幼儿园作价卖掉,这类现象突出地反映出少数领导人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急功近利,严重忽视学前教育。然而,我们也有一些领导人在社会转折时期依然甚至更加重视学前教育,在他们所领导的地方,学前教育不仅没有滑坡,而且出现了新局面,如青岛市由于领导重视,深化改革,幼儿园不仅保证了数量,而且提高了质量。这说明各级领导的认识与重视至关重要。因此,要使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有进一步的健康发展,必须提高全社会对学前教育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首先是各级领导要认真学习领会江总书记讲话精神,并予以切实贯彻。


 


  2.多渠道办托幼机构。


  美国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但其学前教育并非全部市场化,托幼机构也并非全是私人办的。在发展学前教育方面,政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托幼机构有盈利性的,也有非盈利性的(后者约占总数的23);有民办的,也有公办的;民办的有教会慈善团体办的,托幼公司办的,私人办的,也有企业、医院、学校等单位办的,还有家长合办的,等等,形成了多渠道办托幼机构的格局。


我国一贯执行政府、集体、公民个人一起上,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幼儿教育的方针,使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发展托幼事业,努力办好托儿所,幼儿园,鼓励和支持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兴办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提倡和支持举办家庭托儿所。现在有人提出,企业办园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它必然走向消亡。城市幼儿园今后要走社区化道路,企事业等单位办的幼儿园都要被社区幼儿园所取代。我们认为:市场经济与企业园并非是此存彼亡的对立物。在新形势下,企业园要深化改革,适当调整,但不应也不会走向消亡。社区园是要发展的,而且最好有一个大的发展,但这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在目前社区园不足的情况下,难以取代企事业单位办的幼儿园,即使将来社区园有长足的发展,单位办园也不能被完全取代。美国的经验和我们走过的道路都说明了,像我们这样的大国,必须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办托幼事业的方针,才能适应不同类型家长的需要,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入托的要求,才有利于工作和生产。


 


  3.企业积极支持托幼事业。


企业是推动美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美国企业为了培养下一代劳动大军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一方面积极资助社会上的托幼事业,另一方面多方设法解决内部职工孩子入托问题,对所办托幼机构在经济上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企业这样做,是得到了回报的。


 


  我国多企业长期来是关心和支持幼儿教育的。现在有些企业比较困难,但仍然对所办幼儿园在人、财、物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如今有人提出把幼儿园推向市场,有一些企业以至事业单位要幼儿园自谋生存发展,自负盈亏,有的还急于断奶,使幼儿园陷入困境。一些幼儿园为了求生存,想方设法搞创收,带来很大的副作用,影响了保教质量。我们认为,幼儿园要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提高保教质量,提高办园效益,改变幼儿园经费由企业全部包揽,减轻企业负担;而企业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在经济等方面上予以支持,以便继续办好幼儿园。某厂副厂长说得很好:企业虽然很关心利润,但利润是工人创造的,表面上看来,我厂每年拿100多万元办个幼儿园有点划不来,但从安全生产的角度看,值!假如工人有后顾之忧,不能全心投入,不小心弄点事故,损失就可能不仅仅是100万了,因此,办好幼儿园就会出生产力。
(作者单位:厚云 100086 中国科学院;方明 100086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