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力從每天早上開始










早上,是送小孩上幼稚園的時間,是吃早餐的時間,是趕捷運的時間,做了許多生活上的瑣事之後,所有上班族的第一件事就是馬上投入繁忙的一天,幾乎毫無例外,只有少數的人會打開行事曆,花上15分鐘的時間,為自己的寶貴的一天進行生命的排演。

這群特異獨行的少數族群,通常是社會上最具生產力及生命力的一群,他們利用早上這短短的15分鐘預想今天的工作,確認自己日常的所作所為沒有偏離公司的策略地圖及KPI,此外,他們還會運用早上的時間進行慢跑、健走、太極等運動,藉以鍛鍊強健的精神與體魄,當別人還賴在床舖上輾轉昏沈時,他們卻像太陽每日東昇般穩健。

懂的善用早上時光的人,在台灣有王永慶,在韓國則有三星已故董事長李秉吉吉,他每天於清晨六點起床,起來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洗澡,李秉吉吉通常是邊洗邊構思事業進行的方向,等到洗完澡之後,他已經預先規劃好今天要完成的重要工作。堅持長期一貫的紀律是他們共有的特質,每天早起讓身體健康,每天規劃日常工作讓自己更具執行力。去年台積電創造923億的高獲利,靠的就是張忠謀口中所說的專注、嚴謹的紀律,日積月累的灌注力量於值得堅持的環節上,是台積電不斷自我革新的動力來源,也是張忠謀之所以成功的硬道理。

驅趕魔鬼不如擁抱天使
郭台銘說:「魔鬼就在細節當中。」我們套用他的話做出對句:「天使就在早上15分鐘的靜思中。」老是抓魔鬼不如擁抱天使,抓魔鬼是找問題,然後把問題解決掉,擁抱天使是找機會,讓機會有足夠的投入資源。

日常管理可以區分為每日規劃力、每日執行力、每日檢核力三個部分,其中每日規劃力、每日執行力屬於擁抱天使的工作,每日檢核力則是屬於挑出魔鬼的工作,有效的經營者應該把五分之四的時間用於擁抱天使,五分之一的時間用於驅趕魔鬼。只要規劃、執行能夠有成效,檢核所需的時間自然減少,這三種力量操控得當,透過日常管理就能產生善性循環。

每日規劃力的關鍵在於願意撥出時間,並且將其養成一種持續行的習慣。首先,經理人要強求自己每天用15分鐘來思考當日的行事曆,而最佳時間就在開始一天工作前的早上,由於預演未來並不是人類慣有的行為模式,因此,多數人在實施每日規劃力的養成過程中,會自然而然的回復到原來的狀態,遇到緊急的事情就馬上跳下去做,使得先前的努力往往功虧一潰。

養成習慣不容易,但是每日規劃力一旦形成,就會為組織帶來豐沛的執行力道,屆時策略再也不是空談,而是堅實、高效率的運作機制,每日規劃力是企業落實策略執行的重要基石,但是卻往往為眾人所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