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受雇力







 邹景平/资讯科技专栏作者

 

 《世界是平的》是春节期间台湾最畅销的管理书籍之一,很多企业和大学也纷纷指定它为员工的必读书,作者佛里曼(Thomas Friedman)以他敏锐的新闻专业素养,向读者描述2000年后正在发生的“全球化3.0”现象,因特网把世界变成一个日益平坦的大舞台,每个人都可在上面创作、表演,发挥最大的影响力。

 

 佛里曼在书中举出铲平世界的十个推土机:柏林围墙倒下、网景公司(网络浏览器的创始者)上市、工作流软件、开放资源码、外包、岸外生产、供应链、内包、信息搜寻、轻科技“类固醇”,这每一项都在1990年代发生,分别对全球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大家都以为形成岸外生产风潮的主要原因,是成本上的差距,但美国很多知名企业的大老板私下跟佛里曼透露:“把工作移往海外,不仅可以减少75%的人事成本,还可以增加100%的生产力。”,印度硅谷班加罗尔和北京的人员不但薪水低,而且品质和生产力更高,这才是最让人心惊之处。

 

 佛里曼认为这十辆推土机的影响力,从2000年起开始汇聚起来,形成以加速度铲平世界的第一股汇流,而为了好好利用这个新舞台,很多新方法、新工具和新流程应运而生,例如上网用Google搜寻国内外数据,直接与世界级专家对话,选修在线课程、写作或阅读部落格、参加知识社群或网络读书会、以虚拟团队承包项目等等。许多先进人士与企业由于采用新的工具和流程,而建立了新的工作方法与习惯,不但培养快捷的生产力,也拉大了与竞争者的差距,这些新工作方法与习惯就是第二大汇流,把世界抹得更平。

 

 当推土机不断抹平世界的当儿,有30亿的参赛者涌入这个全新而且平等的竞技场,这些从印度、中国和苏俄来的新手,他们不但有更旺盛的上进心,也没有传统职场文化和既有科技的系绊,他们可以用最新的工具与方法、更自由的方式达成任务,这是铲平世界的第三大汇流。三大汇流相聚,使世界以飞快速度迈向平坦,“世界是平的”这本书最大的贡献,不是告诉我们世界是平的,而是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世界变平的速度有多么快,层面有多么广,也提醒我们新世纪的知识工作者所面临的国际竞争。

 

 1950年代,美国人平均在一家公司任职的时间是23.5年,很多人从学校毕业后到退休,都只在一家公司服务,如今好景不在,这数值已缩小到3.5年,我们一生可能会在5到10家公司服务过,很难再像上一代拥有终身雇用的公司,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终身受雇的能力,即使职场变化万端,但我们仍然能像中流砥柱一样,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能力和学历不同,学历只是第一次进入职场的入场劵,它的效用会越来越低,尤其是网络发达后,正规教育的缓慢速度和低成效,其类似工业时代的统一规格、大量生产模式,会越来越让人诟病,最近有位美国大学教授在电子报中提到,他朋友的小孩只有15岁,就会自行在数字像机中设计并安装网络电话,这目前还是产业界的研发项目,一个15岁的孩子,居然能无师自通,可惜的是国内家长和学生过分注重高学历和分数,却忽略培养孩子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能力也不等同于分数,一个学生的国文科分数再高,也不代表他就有写作能力,最近台湾非常出名的李家同教授向报社投书,说他做了这次高三学力测验的国文题目,结果只能达到二、三十分,李教授在教书之余,写过许多本脍炙人口的小说,文字表达能力超强,读过的国内外名著不可说少,为何考的这么差?是李教授有问题,还是这份测验卷有问题?

 

 能力是靠不断的练习、使用和切磋而得来的,跟学习中的“习”大大相关,是把外在知识内化为自我智能的关键,能力是细水长流式的累积,而非一曝十寒式的临时抱佛脚,人在一段时间内,最好只专注于开发自我的一项能力,这个能力最好与兴趣或天生才能相关,如此才容易事半功倍,例如具有绘画天份的,就持续练习绘画,有音乐作曲天份的,就持续练习作曲,有写作天份的,就持续练习写作,有外语天份的,就要多花功夫在外语上。

 

 我们目前学习上的最大问题,是“学得太多,习得太少”,能力却是从做中得来的,能力不求多,但要讲求专注与累积,持之以恒,练得札实与深厚,自然就会得到赏识,与其趋逐时髦,不如顺应本性。像大陆老画家李可染和吴冠中先生,年轻时都碰到生存饭碗(读电机工科)与兴趣(读美术科系)间的挣扎,最后都选择了兴趣,加上坚毅和勤奋,即使遭遇再多苦难,还是坚持不放弃,最后都成为世界知名的画家,他们的作品也一直是苏富比、佳士得拍卖场上的抢手货。

 

 分数是暂时的,能力是长久的,分数是读出来的,能力是从实做中得来的,未来我们很难靠学历来取得终身受雇的机会,但却可以靠培养终身受雇的能力而存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