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李嘉诚是一部旷世传奇

 


来源:世界商业报道   时间:2006-9-14


 


追逐财富是人生的一个要件,因为活的舒适、体面、健康那是正常人的正常追求,但是把财富放在生命天平的什么位置,却需要我们参透人生的意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去谨慎把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聚之后,不忘奉献社会,李嘉诚也好,巴菲特也罢,这都给我们一种启迪:财富不是终点,更不是人生的意义,财富只是人生的再起跑,人的一生,白驹过隙,倥偬不过百年,人生应该有更充沛的意义灌注入我们的躯壳和头脑。俗语云,“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一个大同社会为什么成为了人们的期待。理解一个人的财富观,其基础建立在一个人有怎样的价值观。李嘉诚自言,人生始终要坚持“公平、正直、真诚、同情心”这些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如此凭仗努力和上天的眷顾,循正途争取到一定的成就,“如果再有一生的话,我还是走这条路”。


“男人要学李嘉诚,不仅仅因为他富可敌国,更是因为他以自己的财富与智慧,回报生养他的社会,改写了中国财富的历史。”这是4月26日人民大会堂“2006年中国慈善排行榜典礼”上,主办方在给李嘉诚授予“年度特别贡献奖”时的颁奖辞。


8月24日,这位全球华人首富,再次作出了一个改写中国财富神话的惊人之举,宣布要在有生之年将他个人财产的1/3——约市值480亿港币捐其名下的李嘉诚基金会。


“李超人”再入视线


从某种程度说,他有可能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华人,不论李小龙还是金庸,在他面前都略逊风骚——当然,知名度无法量化衡量,可以量化的是财富:他掌控着香港的经济;他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他垄断着面向中国内地的输电线;他享有来自顶级地产商和零售商的美誉;他拥有最大的移动手机运营商的头衔。惟有他能在他的领域中频繁地被世界所感知,进而影响全球这一行业的未来……他就是李嘉诚。2006年3月25日,在一个财政年度的收尾时刻,李嘉诚公布了旗下企业去年的全年业绩。期内,长江实业纯利达139.95亿港元,比前年增长31%;和记黄埔纯利则达143.43亿港元,比前年增长11%。


李嘉诚是一部旷世传奇,他白手起家成为华人首富,给人们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自从李嘉诚晋身香港首富,生意越做越大之后,媒体便给他一个不知是褒是贬的绰号:“李超人”,而他两个儿子——长实集团副主席李泽钜和电讯盈科集团主席李泽楷,则分别被封为“小超人”和“小小超”,这反映出李氏家族在香港确实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做企业,李嘉诚多年来一直呼吁的:“过去的六十多年,沧海桑田,但我始终坚持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公平、正直、真诚、同情心,凭仗努力和蒙上天的眷顾,循正途争取到一定的成就。”


做善事,李嘉诚不遗余力,其名下的基金会过去已捐出78亿元,如今再出手500亿元捐赠,使李嘉诚基金会成为全球华人私人基金会中金额最高的一个。


慈善初衷:膜拜先贤


李嘉诚说,“先贤范蠡教我商道,本杰明·富兰克林教我做人。”


范蠡改变自己迁就社会,而富兰克林推动社会的变迁。“我乐意于为带动社会的进步而努力。”


“过去六十多年的工作,沧海桑田,但我始终坚持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公平、正直、真诚、同情心,凭仗努力和蒙上天的眷顾,循正途争取到一定的成就。我相信,我已创立的一定能继续发扬;我希望,财富的能力可有系统地发挥。我们要同心协力,积极、真心、决心,在这个世上散播最好的种子,并肩建立一个较平等及富有同情心的社会,亦为经济、教育及医疗作出贡献;希望大家抱慷慨宽容的胸怀,打造奉献的文化,实现我们人生最有意义的目标,为我们心爱的民族和人类创造繁荣和幸福。”


李嘉诚说,“富贵”两个字必须分开来看,“富”者不一定“贵”,真正值得珍贵的,还在于你为社会做了什么。


也因此,这样的举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最近常常对人说,我有了第3个儿子,朋友们听说后都一脸不好意思的恭喜我。我是很高兴,我不仅爱他,我的儿子也将爱他,我的孙儿也将爱他。我的基金会就是我第3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