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型社会来了
(1)未来社会没有轨道,让孩子自己找答案
(2)自己提升30%幸福感的人生战略
未来社会没有轨道 让孩子自己找答案
本篇文章摘自:商业周刊
整理者:王茜颖
大前研一为什么让两个孩子连续辍学,并告诉他们:「不要听老师的,因为他们不一定对」?
「如果只能改革一件事情,要改哪一件?」
「教育!」
九月,东京千代田区,大前研一在他的事务所接受《商业周刊》独家专访。
朴实无华的会客室中,两面墙摆放着他的上百本着作。在九十分钟的专访里,大前研一指出,M 型社会来临,你或许无法改变自己被洗牌的社会地位,但你可以改变对教育的概念, 这一念之间,将决定孩子的未来是赢家或输家。
大前指出,北欧社会比日本更早进入 M 型社会,高龄化问题也更严重,经济也曾因此衰退,但如今北欧四国的国际竞争力都胜过日本,关键在于他们进行 教育改革。
他们不再让孩子遵循所谓的主流价值观,或背诵五十年不变的标准答案。
「你必须带着你的孩子,脱离传统的火车轨道,开始走向丛林探险……」
这是大前提出的新丛林教育观 。
他谈起自己正以这套价值观,教导两个休学的孩子,滔滔不绝,并欣慰这套教法有了不错的结果。
以下是大前研一接受专访的摘要:
商业周刊问(以下简称问):为什么你会这么重视教育,并且认为这是因应M 型社会现象的最 佳方法?
大前研一答(以下简称答):重点是要让小孩变聪明,更有能力去因应变化。如果你只在那边等政府行动的话,过去他们虽然照顾过你,但当政府针对贫富差距 过大问题时,只会被动的把更多金钱拿去补贴穷人。未来,当我们有十几兆(日圆) 的公债时,我们的子孙是不可能偿还的,到时候政府的角色就会因为更重的赋税,而 从慈善家变成强盗。
外面的世界急速改变,应该教孩子「找答案」的能力。
我也希望政府可以营造广大人民的福祉,但是如果达不到的话,我就会跟人们说: 「把你们的脐带剪掉吧,从现在开始要靠自己了!」把自己武装起来吧!跟过去说再 见,学习新世界的知识,然后靠自己生活。
问:要怎样改革教育?
答:教育应该要教这些年轻孩子「 没有答案 」这件事。让孩子学习大胆推测一些假说,并用现实、事实、图表与资料来证明假说的真确性,如果你 相信你的假说是正确的,你要有勇气来实践你认为正确的事物,或和其它同学辩论,听听别 人的意见,不论你喜不喜欢别人的意见。这是找寻解答的过程。如果班上有二十五个学生, 那就应该要有二十五个答案。
教育给的只是旧知识 从好学校里毕业的白纸是没有用的
日本的教育就是一个问题、一个答案。所谓好学生,就是那些把答案背得滚瓜烂熟的人。但 是那种记忆在半导体业看来是多么的廉价!日本的九年义务教育内容,其实都可以存在一片 五块钱的半导体芯片里。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花九年学不合时宜的东西? 为什么不要培养思考的能力 ,想想没有人有 答案的问题,然后有 勇气说:「这可能是答案。」或者以领袖风范,听完每个人的意见后能 够指出可能的方向,这些才是你需要的能力。
家长需要调整他们的观念,例如小时候,我的父母都会跟我说要听老师的话,做个好学生。
但是我跟我孩子说:「不要听老师的,因为他们不一定对。」(笑)
因为你的老师很有可能 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
问:你也用这种态度教小孩吗?这样会否让他们与社会格格不入?
答:他们都休学了,但是他们具备该有的能力。我两个儿子一个自己开公司,另一个则在设计游 戏程序,两个都表现得很好。他们这种是「街头智能( street smart)」。我对这样的教育充满 了信心,我常跟他们说, 不要相信我说的、挑战我,自己提出自己的观点。 如果你提不出 自己的观点,那就闭嘴,因为你已经到达能力所及。但是我的孩子不想闭嘴,所以他们常常在思考 。
很惊人的是,日本有很多机会欢迎这样的孩子,没有人问他有没有什么学历,他们愿意花钱 购买他们写程序、创作的能力。我儿子接案赚的钱,比同侪都多。我的两个孩子都是辍学生 呢,还是连续辍学,休学了三次。
问:你怎样协助你的孩子?
答:我很早就决心不让我的孩子接触九○年代的教育系统。我想要自己来, 我其中有个孩子说他不想上学 ,我说好,那你想学什么? 他说想学计算机程序,我说可是你要学日语、数学之 类的。他说好啊,那给我钱请家教,这样我就不用去学校。所以我就给他钱,然后他请了电脑工程师来教他写程序,当他十一岁的时候,他已经会 C++(计算机程序语言),几个月后, 他已经会写程序了,这就是他想要做的啊!用我给他的钱,他选择了他偏好的发展方向。
过了一阵子,他发现世界上最好的几个程序,都是用英文写的,但是他不懂英文,所以他问 我可不可以让他去美国学?所以他就从日本最知名的一所学校休学,到美国去学美语,还有 继续学程序设计。当他要升高中的那年,他已经很厉害了,日本的 IBM就曾想要请他工作。
其实,这种情况在体育界与音乐界很普遍,像老虎.伍兹(Tiger Woods )九岁时就被发掘, 当时我在NIKE 时就一直在观察他,当他升到大学年纪时,我们跟他签下了七年的合约。他接 受了合约从史丹佛大学休学。通常一般人都会念完史丹佛,但是他休学了,史丹佛大学的学历对他有帮助吗?我想没有,他根本不需要。山叶音乐学校里也有许多非常有才华的孩 子,他们才不在乎是否有某间学校的学历,他们专心做一件事情,而且别人也愿意花钱让他 们做这一件事情,在新世纪中,越来越多产业是这样找人才。 从好学校里毕业的白纸是没 &, nbsp;有用的!这只保证你比别人在旧知识、旧能力上强而已。
问:你从来都没有担心过他们?
答:不会,因为我知道他们的能力,我常常跟他们讨论,我已经是世界上最顶尖的顾问之一了, 但是我还是常常询问他们的意见。我接受他们的观念,有关日本游戏市场的未来,或者网络 发展的方向等等。对我而言,他们的观点比任何媒体上的观点都精彩,因为他们随时都处于 数字丛林里,所以他们懂得那里的丛林法则,适者生存。
问:什么是丛林生存法则?
答:未来社会将没有轨道。过去,在旧的社会里有个清楚的轨道,火车沿站停靠。现在的 数字丛林里,你必须要跟印度人、俄国人竞争,没有庇护,这是全球化的结果。
在丛林中,你 要生存,除了要有 专业能力,还必须拥有 吸收新知与判断的能力 ,就像 我在丛林里看到树上有些刮痕,我就要知道前面一望无际都是森林,我不会往那边走。我 会需要 观察鸟类的动态、一些小证据、地上的足迹, 知道哪里可以走,哪里要避开,这 就是丛林的法则。在网络的世界里,你就必须要培养出这样的能力,因为 变化实在太快了, 当你观察一家公司时,如果你只是等公司提供财务报表给你分析,你就被淘汰了。 Google的 崛起,有多少人是靠财务报表预料到的?
教导婚姻、家庭与爱的价值 才是长期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你的观念很开放,所以你可以让孩子在丛林里摸索,但你认为其它家长有可能学习吗?
答:我在其它国家没有看到类似例子(笑),我也不知道耶,但重点是你有没有花时间在孩子 身上,这跟父母本身有无好学历或是好经济条件无关。 很多好学历的父母其实更只会把 小孩送到好学校,因为他们就是从知名学校毕业的。 我跟你打赌,有九○%是这样的。 当然,没有人知道怎么样才会成功,这是一个实验,而拿自己的孩子做实验是一件很可怕 的事情。但是我确定的是,你们现在做的,是一○○% 错误的事情,把孩子送到好学 校,把他们送上轨道,期望他们会像规画好的一样一站一站停靠,但是这样会让他们不敢冒险,害怕跌倒,不敢离开轨道,进到丛林。 这样他们看不到完整的世界。
问:这是否代表要把过去教学的方式,完全翻新?
答:方式要改变,但是有些传统内容价值,其实应该要留下来。
问:这听起来似乎有所矛盾?
答:这不冲突,这是长期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想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婚姻、家庭、家与爱的价 值,我认为我们必须教育这些事情,但是我们的学校体制并不教这些。 当年轻人把婚 姻价值看得很低,会思索有没有结婚的理由,那铁定永远不会结婚了!
我会结婚,完全因为我根本没去想!很多调查显示,无论男女都觉得没什么一定要结婚的 理由,很惊人的!五十年前,只有四%的日本女性到了三十岁还未婚,现在这个比率已经 超过三○%了。大家都觉得最好不要结婚,因为婚后生活又忙、又需要负很多责任、生活 还要支付完一堆有的没的开销,薪水已经所剩不多,大家更把小孩当做负债。相较于你是 单身,所有的薪水都是你自己的,或是依赖父母的寄生虫( parasite),你能支配的所得大 多了!
当单身者不想结婚,就不会想存钱替未来打算,所以中间阶层的人,很难向上爬;而大家 不结婚,不想生孩子,最后国家的财富都在老人手上,财富不流动,情况只会更恶劣。
「育儿袋父母」拖垮生育率 国家财富都在老人手上,不会流动
问:针对这种情形,家长需要负责任吗?
答:对,家长也有问题。因为父母有钱。在日本,六十五岁以上的人累积了这个国家六五% 的财富。他们喜欢有儿女作伴,这些是寄生虫存在的原因。我将这种父母想要儿女住 在一起的症状称做「育儿袋」现象 ,澳洲袋鼠也有育儿袋,袋鼠们把牠们的小孩放在肚 子上的育儿袋里。育儿袋父母不想要女儿离家,即使女儿都已经三十五岁了!但他们又 说,小女儿,快点结婚吧!所以他们的小女孩就展开了第一段婚姻,但有一五%的人在十 年内离婚。他们带着他们的小孩一起回到娘家,育儿袋父母都很开心。他们对女儿离婚,带着小孙子住回娘家这件事,反而感到高兴。
日本人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民族,大概都能活到八十岁,所以在小孙子二十岁长大成人前, 都是这些老人家最喜爱的大玩具。小女孩离婚后继续上班,享受她的人生,并且永远不再 结婚。这是为什么人口一直下降的原因,生育率低于死亡率。
问:整体而言,你刚谈的教育革新概念,适用于M 型右端(编按:相对收入较富者)的人吗?
答:当然,现在,连赢者都没有享受胜利的时间,因为所有人都在等着挑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