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拾对于距离的敬意》─距离的消失

 


这一切都要从我有过一面之缘的耆纳教圣人说起。


 


最近我因为工作关系,去了印度南部一个灵修大师的宴会,会场上有来自印度各个宗教的领袖,这些教主都被封上「圣人」的称号。大部分的教主,都架势非凡,前呼后拥,稍微一咳嗽,就有二三十人双膝落地,戒慎恐惧地递上上好的纯丝手绢,唯一的例外,是坐在我隔壁的耆纳教(Jainism )教主,他只带了一个随从,两个人都穿著在朴素不过的白麻衣,带着代表「禁语」的白口罩,背着一支白拖把,赤着长厚茧的脚在体面的来宾之间,显得多么格格不入,但是我对他们充满了独特的敬意,一种对于旅行者的敬意,因为我知道,他们为了来参加这个宴会,从北方的德里赤脚步行了六千里路,一路走到南方来,对于这个强调苦行的古老宗教,我有了一种属于旅人对于僧侣苦行的认同。


 


几百年来,人类着迷地追求更快更好的方式,将我们从一个地点带到另一个地点,所以依序有了马车,蒸气船,铁路,滑翔翼,飞机,甚至航天飞机,作为移动的工具,但还不就此满足,于是共同打造了网络,让旅行对肉体带来的不适及麻烦,都彻底地消失,从此不需要离开房间,也可以看到一切我们原本需要透过观光巴士的车窗才能看到的异境甚至还更具立体感也说不定。


 


如果唐三藏生在今天的时代,他将不需要也不会汗流浃背,千里迢迢跟着一些长相难看的特异功能人士加上一头猪跟一只猴子,冒生命危险走两趟丝路,大可只要登入香港的网络藏经阁网站( http://www.suttaworld.org/ )或是中国大陆的中华佛典宝库( http://www.fodian.net/ ),按一下下载功能键,就可想取什么经,就取什么经,要是嫌 PDF格式还太沉重,台湾电子佛典协会的线上藏经阁 ( http://www.cbeta.org/index.htm ) 还有 PDA版可以选择,可以走到哪里看到哪里。


 


其实,哪里都不用去就什么地方都去了的移动,并不算是什么新点子,顶多也就只是回到十八世纪法国贵族作家Xavier De Maistre写《Voyage Around My Room: Selected Works of Xavier De Maistre 》的时代,当时他为了表明自己相对于当时欧洲上流社会,对于追寻新大陆与发现新世界狂热的不以为然,反其道而行,将自己软禁在家里四十多天,然后写了一本如何在房间里面「旅行」的经验,充满了讽刺。


 


同样这本书在二十年前读来,失去了对新世界的揶揄,成为有如Tristam  Shandy的后现代作品。


 


时到今日再来重读这本将近三百年前的作品,却正是网络生活的现实写照,许多线上游戏迷都有类似 Xavier De Maistre当年这样足不出户的长途旅行经验,不足为奇。


 


于是长距离的移动,在人类的历史上,从几乎不可能的原始时期,到醉心追求机械性能及至的全盛时期,最后我们进入了一个『躯体的移动失去其必要性』的网络时期。


 


『距离』这个远古的概念,从此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