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身感的经营哲学

 

从「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里,王永庆逐渐孕育出一套「切身感」的经营哲学,他认为,人性都是自私的,只有自己的事业最有切身感,才会下苦心去经营。企业的管理制度与工作环境若能造成员工的切身感,员工的潜能至少可以发挥到十成以上。

 

王永庆说:「企业规模发展越大,人员用得越多,切身感就会逐渐淡薄,这似乎是很难避免的自然趋势。以我的看法,要要求效果,比较可行的方式应该是找适当的人和你合作,使他和公司的经营绩效休戚相关,因此而产生切身感,和你同心协力,谋求发展。」

 

王永庆曾以铺草皮为例,说明何谓切身感。

 

很多年前的一个星期天,王永庆到明志工专,看见三个工人在铺草皮,工作散漫。

 

王永庆问工人:「学校一天给你们多少工资呢?」

 

「每人每天60元。」工人答道。

 

王永庆又问:「那么,够不够生活呢?」

 

「当然不够,只是利用田里闲暇,多少做一点小工贴补家用。」工人回答。

 

王永庆说:「假如给你们一倍的工资,也就是每人每天120元,你们能做更多的坪数吗?」

 

工人答道:「如果真的给120元,我们负责做 3 倍的坪数。」

 

后来校方真的付给工人120元,结果工人做了 3.5 的坪数。假定每人每天做一坪,原来付60元,后来做 3.5 坪,也就是做了 210 元的价值,付给工人 120元,校方多得 1.5 坪,即多赚 90 元。

 

这个办法就是使工人产生切身感,因攸关利益,自然会更勤奋。

 

王永庆指出,有许多过去在别家企业服务的人,一旦自己当了老板,就常会感叹身旁总是缺少一个适当的人,能够帮他思考或者解决一些问题。

 

原因在哪里呢?王永庆解释道:「答案很简单,因为自己当了老板,事业的成败有绝对的切身利害,而身边的人不是老板,切身感总有差别,即使请来以前最合得来、最知心的同事或朋友来协助,情况也大多类似。不是身边的人笨,而是他的切身感仍不足。」

 

要创造切身感,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非常困难。因为首先必须就企业内的各个部门,分别建立合理的标准成本。有了合理的标准成本做基础,才能正确计算各部门所属人员的努力结果所获得的绩效情形,再按绩效情形给予适度的酬劳与奖励,这样才能激发切身感。

 

长庚医院为一财团法人机构,无政府预算补贴,必须自行承担经营盈亏。因此,王永庆在 1976年长庚设立之时,就考虑到把切身感带入医院营运的问题,所以一开始即采行各科责任经营制,也就是各科分包的制度。

 

长庚将一些大科细分为更专业的小科,譬如说,眼科、牙科等不但独立,眼科、牙科下面再细分为许多小科,每个小科由若干医师负责经营,独立计算盈亏。

 

接下来,经过深入探讨分析,订定各科合理的标准成本。如果各科的经营成本低于双方订定的平均成本,即可平分其中的盈余;如果超出标准成本,则各科要自行承担亏损。

 

由于这项制度一味地要求医院各科降低成本,医师们曾经有意见。他们认为,医院追求成本,药品与医疗仪器都买差的,会影响医疗品质。

 

王永庆向他们解释说:「讲求成本,要以维持高品质为前提。讲求成本是要追求它的合理化,诸如: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防止人为疏忽所造成的浪费等等,以求成本的合理降低。仪器要好的,药品当然也要好的,才有效率。」

 

许多人误解在长庚医院实施这套各科分包的责任经营制,一味地追求利润,说他唯利是图,事实上,他努力追求的是工作的合理化,一切唯效率是图。

 

曾经掌理长庚医院的王瑞瑜〈王永庆的女儿〉指出,这种制度不但让各单位发挥自主管理的切身感,有效控制成本,更能避免依年资给薪、忽略绩效表现的不公平。

 

王永庆表示,可能因为各科实施责任经营制,盈亏切身,对待患者态度就像是对客户一样,各方面相当周到,所以患者人数非常之多,四个院区都是门庭若市,经常一床难求。

 

由于长庚医院采行的制度能激发切身感,医师们效率很高。在美国,平均一位医师一天只看 5 位左右病患,长庚每位医师一天可以看 50 位病人。此外,也因为经营成本降低,长庚的住院费大约只有美国的 1/10,医药费也只有美国的1/5。

 

另外,长庚医院制造义齿的人员,一共有 10位,可是,一直无法完成全部的工作,一部分必须外包。王永庆便考虑设立成本中心。经过计算,只要一个人就可以包下全部义齿制造工作。如此一来,工作绩效相差达 10 倍以上,这也是因为产生切身感的缘故。

 

企业的管理制度,就像一篇小说,或是一出戏,其中的情节使人想起自己的经验,那种遭遇是你所经验过的,你便容易被感动,随着戏中人掉泪,这便是共鸣。同样一个制度,每个员工感受不同,这就说明每个人因为经验不同,共鸣程度便迥异了,甚至同一制度,几年后,会让人发现体会的程度又加深了些,这表示几年的经验使你共鸣的程度更深入了。

 

经营企业的诀窍,无非就是设法把员工脑袋里「你们」的观念与界线,有效地转变为「我们」就行了。

 

王永庆创造切身感的管理制度,无非也是想尽办法要把「你们」变成「我们」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