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是幸福,还是灾难?

邹景平/资讯科技专栏作者


每当我们听到「自主」时,总免不了有幸福的感觉,但自主是否真的对人有益?那就要看当事人自觉与自律的功夫了,例如,友人邀请我们到五星级饭店吃自助餐,我们能做最好的选择,挑选最适合自己的食物,并适可而止吗?


 


大多数人都很难做到,我们总是挑最贵或最新奇的食物吃,我们总是会吃得过多,暂时把体重或饮食禁忌放一旁,而心中想着下一餐少吃一点,就可以了,真到下一餐,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以此类推到「自主学习」,我们总是挑简单、容易、有趣的事情做,想多「input」一点,少「output」一点,喜欢多读、多看、多听,却不喜欢多写、多练、多说、多回应。我们喜欢感官的刺激,却不喜欢锻炼与思考。


 


人越自由,就越容易任性,容易被欲望和好奇牵着鼻子走,学习越自由,就越容易在信息波涛中载浮载沉,这也是市面上八卦和色情杂志充斥的原因,因此,自由的另一面就是责任,就是纪律,不能自己管理自己,不能为自己的行为与结果负责的人,是不配谈自主的。这也是自主学习适合用于成人,却不适合青少年的原因。


 


正规教育所提供的是一种「正式学习」,其特色是由老师主导与监督学习进度,学习者只要跟随就好,因此,学习者的心态是被动的,以为只要考试得到高分,考进自己理想的学校,就尽到学习的责任,然而,分数是暂时的,能力是靠锻炼出来的,有多少读语文科系的学生,会在学校进度之外,要求自己每周用主修的语言写一篇文章呢?然而,身为湘军统帅的曾国藩,在军事繁忙之际,却要求自己「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一定要写文章或做诗数首,靠的就是严格的自律功夫。


 


在企业中,由教育训练部门所主导的课程,都可视为正式学习的一部分,「正式学习」像是一个事件与仪式,活动结束了,学习也就中止了。就像台湾的寒暑假里,很少有学生自动读书一样!但企业的训练要达成效益,一定要把「学」与「用」结合起来,要指导员工如何把老师教的应用到日常工作中,锻炼成自我独特的能力。这种应用或练习就属于自主学习的范畴了。


 


自主学习除了自由之外,还更需要自我管理的精神,要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自己的目标作出承诺,并实践到底。它比有老师指导的「正式学习」更要艰苦,尤其需要高度的自律功夫,并不全然是随兴、随机和惊喜不断的。很多人在观念、态度和习惯上,都还没做好自主学习的准备。


 


从一般人性上着眼,要做一个被动、听老师安排的学生,比做一个主动、积极、有纪律的学习者,容易的多,有些人很享受自主学习的快意与乐趣,就热情宣传与推广,但俗话说:「饱汉不知饿汉饥」,我们不能因为自己主动学习得很成功有效,就认为别人也很容易进入这状态。每个人自主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唯有成熟的人,才能获得自主学习的效益,对于习惯被动的人,自主学习可能是一场灾难,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要学甚么、该怎么学?要跟谁学?


 


自主学习究竟是幸福,还是灾难?全看当事人是否有能力自己当家做主,是否有充分的自觉与自律功夫而定,外在科技环境虽成熟,若学习者的心灵不够成熟,自主学习依然会演变成灾难一场!因为你没有教他如何游泳,就把他推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