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感受美国的幼儿教育

 


2007-5-23


为期三个月的赴美学习,使我直接感受到中美两国在幼儿教育上的一些差异。


 


一、自由与规则


  美国是个信奉自由和民主,极度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在美学习的日子中,我对此体会颇深。孩子可以充分享受他的自由,如果对活动不感兴趣,他可以说“NO”,然后躺在地毯上休息或离开群体,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我最初担心这种教育是否有放羊之嫌,但后来发现其实自由与规则是统一的,自由是一种在规则之内的自由,享受自由的前提是必须遵守规则。在美国教室的每一个小角落,都会有一些规则标识,如:图书角中有要爱护书本,一页页翻看的要求;墙壁上贴着如何与同伴相处的原则……因此,在美国幼儿园中,你听不到喧闹声,看不见横冲直撞的行为。通常在做一件事情前,教师会把规则向孩子讲明,在规则允的范围内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做喜欢做的事。比如在课堂上,当教师或某个小朋友在讲话时,其他任何人不能插话,如果有人插话,教师会马上制止;如果犯了严重的错误,教师甚至会请他出列。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让孩子明白:你做任何事情是你的自由,但不可以影响到他人,如果你影响了别人,也便没有了自由。



二、玩的哲学


在与丹佛的蒙特威幼儿园园长进行交流时,我们问她:您认为什么对于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她立即回答:从玩中学,从做中学,让每一位孩子都体验学习的快乐。自然,这种观念引领下,美国的课堂气氛是非常宽松的。


家长送孩子入园的片段也颇能说明两国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一些差异:国内家长在送孩子入园前,总不忘叮嘱几声:乖一点,要听教师的话!”“别调皮,上课认真点啊!而美国家长们在与孩子分手时会相互亲一亲,然后,笑眯眯地说:玩得开心点哦!


 


三、以儿童为本


  在幼儿园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究竟以谁为先、为本,这次美国之行,让我又获得了多感慨。 如一进教室,教师就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活动的规则:每班只能进两位教师;在教室里观摩者必须坐在固定的位置上,不能走动影响孩子;孩子活动时不能拍照、不能议论等等。孩子成了真正的上帝。同时,幼儿园中作息时间的安排、环境的布置,大到墙壁装饰画,小到鞋架,无一不体现以儿童为本


另外,在美期间,所到之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每所幼儿园的校舍大多十分陈旧,甚至一些园舍借用了当地教堂的部分房舍。接待来访者的会议室”“接待室都十分简陋。没有沙发,更没有豪华的装修与装饰,有的幼儿园甚至连专用的成人会议室也没有。他们认为应该把更多的钱投入到孩子的活动中去。我们看到了有的幼儿园花了不少钱对孩子们那极不显眼的绘画作品进行装裱,只为了让孩子们增添一份成功的自信,一种被重视的满足。幼儿活动区的材料极其丰富,仿佛是一个个专业的小商店组成。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快乐地、自由地成长着,享受着真正的第一位的待遇。


 


四、家园共育


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学校教育的成功离不开社会和家长的支持。当家长理解和了解教育的实质与内容时,他们才会支持帮助学校教育。美国学校的家长志愿者协会就是家长了解学校的很好途径。在这里学校的好多活动都有家长一起参加,家长都有明确的任务。每位家长每学期为孩子所在班服务两次,学校会为你安排好时间。活动可以是每周五的社会考察活动,也有为学校房屋的维修工作,还有为学校出校刊等。家长的参与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师有时间照顾好每一位学生。


 


五、重视早期阅读


  美国非常重视早期阅读。通常幼儿园都设有图书馆,并配有专门负责指导幼儿阅读的教师。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图书角,环境布置得很舒适,如地上一般都铺有地毯,地毯上散放着一些软垫子,甚至还有摇椅,旨在让孩子在舒适的环境中体会到阅读是人生的一种乐趣和享受。另外,孩子们每天放学后都要带一本书回家,然后在第二天的中午读给教师听。孩子们中午是不睡觉的,吃完午饭,他们就会拿着一条小毯子在教室里找个角落一铺,然后就开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