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歷史

 酒的起源现代科学观


 人类不是发明酒而是发现酒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酒是天然产物,最近科学家也发现在茫茫宇宙中存在着一些由酒精组成的天体,其中所蕴含的酒精量如制成啤酒,可供人类饮用几亿年,这说明酒是自然界的一直天然产物,人类不是发明酒而是发现酒。


    酒精是酒的主要成分,学名是乙醇,分子式为C2H5OH,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转变而来,如葡萄糖可在微生物分泌的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酒精,大自然完全具备产生这些条件的基础。最初的酒绝不是有意制造,而只能是无意中发现的,是粮食和果品自然发酵形成的。粮食、水果在一定温度下滋生出酵母菌,就会变馊,到一事实上程度,恰好就是酒味。晋朝人江统的《酒诰》就指出了这个秘密,他说:“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最古老的酒――果酒和乳酒


    人类有意识地酿酒,是从模仿大自然的杰作开始的。我国古代书籍中就有不少关于水果自然发酵成酒的记载。如宋代周密在《癸辛杂识》中曾记载山梨被人们贮藏在陶缸中后竟变成了清香扑鼻的梨酒。元代的元好问在《蒲桃酒赋》的序言中也记载某山民因避难山中,堆积在缸中的蒲桃也变成了芳香醇美的葡萄酒。古代史籍中还有所谓“猿酒”的记载,当然这种猿酒并不是猿猴有意识酿造的酒,而是猿猴采集的水果自然发酵所生成的果酒。


    远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具有野果自然发酵酿酒的知识了。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如葡萄糖,果糖)及其它成分,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很容易自然发酵生成香气扑鼻,美味可口的果酒。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狩猎方法和工具的改进使得畜牧业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便获得了挤奶的机会。动物的乳汁中含有蛋白质,乳糖,极易发酵成酒,以狩猎为生的先民们也有可能意外地从留存的乳汁中得到乳酒。在《黄帝内经》中,记载有一种“醴酪”,即是我国乳酒的最早记载。


因为果品和动物乳汁极易发酵成酒,所需的酿造技术较为简单,自然发酵而成的果酒和用乳酿制的酒,可以说是最原始、最古老的酒了。


 


中国传统酒的酿造历史


    在古代,“酒”是所有酒的统称,在蒸馏酒尚未出现的历史时期,“酒”就是酿造酒,在一些场合下,也是谷物酿造酒的统称,如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把当时的酒分为三大类:酒,烧酒,葡萄酒。其中的“酒”,是谷物酿造酒的通称,也即黄酒。


    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传统酒呈段落性发展。


    公元前4000-2000年,即由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早期到夏朝初年,为第一个段落,经历了漫长的20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启蒙期。用发酵的谷物来制作水酒是当时酿酒的主要形式。这个时期是原始社会的晚期,先民们无不把酒看作是一种含有极大魔力的饮料。


    从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历时1800年,这一段落为我国传统酒的成长期。加之酒曲的发明,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用曲酿酒的国家。醴、酒等品种的产出,仪狄、杜康等酿酒大师的涌现,为中国传统酒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在这个时期,酿酒业得到很大发展,并且受到重视,官府设置了专门酿酒的机构,酒由官府控制。酒成为帝王及诸候的享乐品,“肉林酒池”成为奴隶主生活的写照。这个阶段,酒虽有所兴,但并未大兴。饮用范围主要还局限于社会的上层,但即使是在上层,对酒也往往存有戒心。因为商、周时期,皆有以酒色乱政、亡国、灭室者;秦汉之交又有设“鸿门宴”搞阴谋者。酒被引入政治斗争,遂被正直的政治家视为“邪恶”。因此使酒业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第三段落,由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历时12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成熟期。此时,《齐民要术》、《酒法》等科技著作问世;新丰酒、兰陵美酒等名优酒开始涌现;黄酒、果酒、药酒及葡萄酒等酒品也有了发展;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苏东坡等酒文化名人辈出。各方面的因素促使中国传统酒的发展进入了灿烂的黄金时代。酒之大兴,是始自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主要是由于当时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战乱纷争,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不少失意者,文人墨客,崇尚空谈,不问政事,借酒浇愁,狂饮无度,使酒业大兴。到了魏晋,酒业更大兴起来了,饮酒不但盛行于上层,而且普及到民间的普通人家。这一段落的汉唐盛世及欧、亚、非陆上贸易的兴起,使中西酒文化得以互相渗透,为中国白酒的发明及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第四段落是由公元1000年的北宋到公元1840年的晚清时期,历时84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提高期。其间由于西域的蒸馏器传入我国,从而导致了举世闻名的中国白酒的发明。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起始创其法。”又有资料提出“烧酒始于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年)”。那时酒度较高的蒸馏白酒已得到迅速普及。从此,这800多年来,白、黄、果、葡、药五类酒竞相发展,绚丽多彩,而中国白酒则深入民间,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饮料佳品。


    自公元1840年到现在,历时150年,为第五段落,是我国传统酒的变革期。在此期间,西方先进的酿酒技术与我国传统的酿造技艺竞放异彩,使得我国酒苑百花争艳,春色满园;啤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及日本清酒等外国酒在我国立足生根;竹叶青、五加皮、玉冰烧等新酒种产量迅速增长;传统的黄酒、白酒也琳琅满目,各显特色。特别是在这一时期的后期,即新中国建立的40多年来,中国酿酒事业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


中国酿酒历史



    酒的发明,一直是酒史专家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历来有猿猴造酒说,杜康造酒说,仪狄造酒说,黄帝造酒说,神农造酒说等。目前学术界大致趋向一致的意见是:酒是从天然发酵到人工发酵酿制而成的,是集体发明,不是圣贤发明。


      考古资料表明酒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前,大汶口遗址出土高柄陶酒杯,滤酒缸,仰韶遗址发掘了小口圆肩小底瓮、尖底瓶、细颈壶等酒具的出现都是证明。


夏代酿酒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两位酿酒大师,一是夏禹时期的仪狄,酿酒甘美,一是第七代君主少康,发明了秫酒。从考古发掘来看,二里头遗址随葬陶器中,占比例最大的是酒器,其次才是炊器和食器,可见酒在夏代人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商代酿酒业之发达,以致于在商代中晚期,掀起了我国第一个饮酒高潮,青铜礼器上业体现出重酒的组合,1973年,河北藁城台西村的商代遗址中,发现了商代酿酒作坊、酒器,而河南罗山天湖晚商息族墓葬出土了一密封良好的青铜卣,内装古酒,经专家测定,每百毫升内含8.239毫克的甲酸乙酯,果香气味。


    从周秦时代,酒的品种来看,《周礼 酒正》提到饮料,有四饮,五齐,三酒;《礼记》中也有醴酒、澄酒、粢堤、清酌等等。


    战国时代,楚国的酒风,随着巫风而越发炽热,最为昌盛。战国时代有名的“中山清酤”,于1974年在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中发掘出两壶,经专家化验,含有乙醇、脂肪、糖等十三种成份,距今约2200多年,也是当今世界上发现最古老的酒之一。


    汉魏南北朝是我国酒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时期酒业迅速发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标志:一是用曲不用蘖;二是酿酒工艺大为改进,酒的度数大大提高了;三是酒名大量出现,酒的品种迅速增多,与此同时,酒的物质作用也大大丰富了,除了日常饮用外,药用价值养生价值也明确地为人所认识,如《汉书 食货志》王莽昭曰:“酒,白药之长,嘉会之好。”就反映了汉人的这种深刻认识。


    唐宋酒业,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改进,制曲技术,酿造技术,在理论上和工艺上都有了很大突破,出现了《北山酒经》,是继《齐民要术》之后最有价值的酿酒著作。197512月,在河北省青龙县土门子乡,发掘了一套金代黄铜蒸馏器,俗称“烧酒锅”,敦煌壁画中也有西夏时期酿酒蒸馏图,这都反映了宋代已经掌握了蒸馏酒的技术。


    烧酒的推广是元酒的一大贡献,《本草纲目》第二五:“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但是越来越多的酒史专家认为,烧酒始自宋代,推广在元代。


    明清酒业在制曲技术之高、酿酒技术之精、规模之大、品类之众、理论总结之全面而系统方面,大大超过了历代。明清时代,我国酿酒已经形成了南酒、北酒两大体系,各有特色和名酒。南酒是南方风味酒,尤以江、浙、皖一代最为有名,明清南酒主要以绍兴酒为首的黄酒系统,北酒以京、冀、晋、鲁、豫、陕等产地为佳,明清北酒虽然也有米酒,但以烧酒为盛为最。随着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外国酒特别是西洋酒也在这个时期大量进入我国,如葡萄酒、啤酒等,这些舶来酒对我国近现代酒业发展影响很大。


 


酒业经营史


 


    中国的商业历史悠久,可是由于历代重农抑商、资本不足、交通堵梗等原因,商品经济一直很不发达,不过,“民以食为天”,饮食行业,特别史饮酒行业却是独树一帜。


远古时代,人们饮食不能自给,更谈不上交换,进入农耕文明后,随着农耕技术的进步,农业经济的发展,加上人口增多,需求增大,交换才可能。


进入夏商时代,货币的发明与使用,使商品交换发展到货币交换阶段,但是饮酒行业的真正开始可以确立的不是夏朝,而是商朝。商代出现了专门生产酒器的部落氏族――长勺氏、尾勺氏,并出现了专业饮酒服务人员――酒保。


    战国时代,我国第一面酒旗在宋国酒店挑出,“宋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这四个“甚”构成了我国酒家几千年来独有的经营模式,而富有文化品位的酒旗,特别醒目,这是我国酒家有旗的最早纪录,标志着我国饮酒行业走向成熟。


    “酒家”一词出现在汉代,西汉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设了一家夫妻酒店,相如涤器,文君当垆,打破了“文不经商,士不理财”的旧观念。“垆”,是古代酒家中用泥土堆积起来,用以安放酒瓮的土台子,犹如后世所用的柜台,“当垆”就是站柜台招呼客人。这种酒家建筑结构形式和这种女性当垆服务形式,同酒旗一样,成为中国特色的传统酒家经营模式,一直延续了两千年。


两晋南北朝时代,人们因贪成鄙,蔚为风气,最突出的就是一些帝王,放下万岁之尊,乐意效仿贩卒事业,把宫廷变成酒市。北酤酒业也毫不示弱,如后魏时代的洛阳城西,有延酤、治觞二里,单是看这两个地名,就可以推知酒业繁荣之状;《洛阳伽蓝记》卷四载“里成之人多酝酒为业”,可见酒业之盛及酒消费量之大。


    唐代是我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唐代酒业空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形成了星罗棋布的全国酒业网点,这个布局,是以首都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的,“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人不闻乐”。


    宋代饮酒业,无论是数量、规模、种类,还是设施、经营、广告,都是相当突出的,是继唐之后有一个高潮。北宋京师汴梁,就是今天的开封,盛况不亚于唐代长安,据《东京梦华录序》这里“太平日久,人特繁埠,新声巧笑柳陌花埠,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方争凑万国咸通”。


    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为了显示天下太平,与民同乐,着手恢复、发展酒业。明清酒业的另一大进步,就是品牌意识的增强,比如南酒砥柱――绍兴酒,就非常注意包装,当时人们在消费酒的时候,不仅看重酒名,更看重生产酒家,田艺蘅《留青札记》卷26说:“谚云:若要富,卖酒醋。盖二物甚有利也。”反映了酒业利润非常之高,成为人们致富的一大捷径。


 


黄酒的酿造


 


    中国的黄酒,也称为米酒(Rice Wine),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黄酒是用谷物作原料,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的酿造酒。酒的黄色(或棕黄色等深色)的形成,主要是在煮酒或贮藏过程中,酒中的糖份与氨基酸形成美拉德反应,产生色素。也有的是加入焦糖制成的色素(称“糖色)加深其颜色。


    在历史上,黄酒的生产原料在北方是粟(在古代,是秫、粱、稷、黍的总称,有时也称为粱,现在也称为谷子,去除壳后的叫小米),在南方普遍为稻米(尤其是糯米为最佳原料)。


由于宋代开始,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南移,黄酒的生产局限于南方数省,南宋时期,烧酒开始生产,元朝开始在北方得到普及,北方的黄酒生产逐渐萎缩,南方人饮烧酒者不如北方普遍,在南方,黄酒生产得以保留,在清朝时期,南方绍兴一带的黄酒称雄国内外。


    “黄酒”,在明代专门指酿造时间较长、颜色较深的米酒,与白酒相区别,明代的白酒并不是现在的蒸馏烧酒。在明代戴羲所编辑的《养余月令》卷十一中则有:凡黄酒白酒,少入烧酒,则经宿不酸。从这一提法可明显看出黄酒、白酒和烧酒之间的区别,黄酒是指酿造时间较长的老酒,白酒则是指酿造时间较短的米酒(一般用白曲,即米曲作糖化发酵剂)。在明代,黄酒这一名称的专一性还不是很严格,虽然不能包含所有的谷物酿造酒,但起码南方各地酿酒规模较大的,在酿造过程中经过加色处理的酒都可以包括进去。到了清代,各地的酿造酒的生产虽然保存,但绍兴的老酒、加饭酒风糜全国,这种行销全国的酒,质量高,颜色一般是较深的,可能与黄酒这一名称的最终确立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清朝皇帝对绍兴酒有特殊的爱好。清代时已有“禁烧酒而不禁黄酒”的说法。到了民国时期,黄酒作为谷物酿造酒的统称已基本确定下来。黄酒归属于土酒类(国产酒称为土酒,以示与泊来品的洋酒相对应)。


 


白酒的酿造


 


    白酒是中国传统蒸馏酒,又称“烧酒”或“白干”,酒精浓度较高,一般为37°~65°。


    中国白酒以黄酒演化而来,虽然中国早已利用酒曲及酒药酿酒,但在蒸馏器具出现以前还只能酿造酒度较低的黄酒。用特制的蒸馏器将酒液加热,由于酒中所含的物质挥发性不同,在加热蒸馏时,在蒸汽和酒液中,各种物质的相对含量就有所不同。酒精(乙醇)较易挥发,则加热后产生的蒸汽中含有的酒精浓度增加,而酒液中酒精浓度就下降。收集酒气并经过冷却,其酒度比原酒液的酒度要高得多,一般的酿造酒,酒度低于20%,蒸馏酒则可高达60%以上。现代人们所熟悉的蒸馏酒包括“白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等。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汽上,用器滴露。”由此可见中国白酒的历史及文化之源远流长。中国白酒以谷物及薯类等富含淀粉的作物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而成,并且这种谷物酿造的白酒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中国白酒之酒液清澈透明,质地纯净、无混浊,口味芳香浓郁、醇和柔绵、剌激性较强,饮后余香,回味悠久。中国各地区均有生产,以山西、四川及贵州等地产品最为著名。不同地区的名酒各有其突出的独特风格。


 


酒的历史故事—-煮酒论英雄


 


    这是我国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所讲述的一则故事。东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云长和张飞蒙在鼓中,说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刘备只得胆战心惊地一同前往入府见曹操。曹操不动声色对刘备说,“在家做得大好事!”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曹操又转口说,你学种菜,不容易,这才使刘备稍稍放心下来。曹操说,则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前一件往事(即“望梅止渴”),今天见此梅,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听后心神方定。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问刘备,请你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曹操此时正想打听刘备的心里活动,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与是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英雄呢?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下地下。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时才放心地说,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连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疑刘备了。


 


黄酒和夏商周三代的酒


 


    黄酒是中国最早的酿造酒。远古先民在贮存采集到的植物时,无意中得到了天然生成的口味淡薄的酒,即古代的醴。那时没有酿酒、饮酒的器具,也不会有意识地制造曲糵,更没有作坊,当然提不到人工酿酒。


    大约在五千年前,农耕的进化,使先民们得以定居,从而也为酿酒提供了客观条件。社会分工的出现,使原始的酿酒作坊得以形成。于是人们对自然生成的酒不但依法泡制,而且注意并制造出人工曲糵,使得原始的黄酒或旨酒得以产生。中国酿酒的历史当从此始。
    殷商时代(前16世纪~前1066年),酒业已很发达。酿酒作坊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大约在五千年前,农耕的进化,使先民们得以定居,从而也为酿酒提供了客观条件。社会分工的出现,使原始的酿酒作坊得以形成。于是人们对自然生成的酒不但依法泡制,而且注意并制造出人工曲糵,使得原始的黄酒或旨酒得以产生。中国酿酒的历史当从此始。
    殷商时代(前16世纪~前1066年),酒业已很发达。酿酒作坊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价值350万元的清朝名贵白酒


 


    锦州有大凌河、小凌河,水质优良,当然出好酒。明清酿制“烧酒”,最为驰名。尤其“东关烧锅”最是神勇。1996年6月9日,一项令人惊叹的考古发现在辽宁锦州面世。人们搬迁锦州凌川酿酒总厂的老厂时,偶然在地下80厘米处发现了四个木制的酒海(古代酒的容器),酒海内竟然完好地保存着香气宜人的白酒。这些酒海以红桦构筑,长为2.62米、宽1.31米、深1.64米箱内裱糊以约1500层、内蘸以鹿血的宣纸。这些宣纸上用汉字,涝文书写“大清道光乙已年”“同盛金”、“大清国”等字样。通过这些记载及其他遗迹、文物考古专家确认这是“同盛金”酒坊在清道光二十五年封存的,这些酒不仅命长,而且十分好喝。


    “烧酒”属陈香型,色微黄,酒精度53%,理化和卫生指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由于是贡酒,它用鹿血蘸宣纸封存,150多年的浸泡使鹿血渗入酒中,功效了得。据辽宁省考古研究所和中国食品工艺协会白酒专业协会反复考证后认为:这批被命名为“道光二十五”清朝贡酒是世界上穴藏时间最长的白酒,它和盛酒器皿“木酒海”的发现,对中国酒文化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道光二十五”经多位全国著名评酒专家通过感官品评认为,该酒酒液呈微黄色,浓郁陈香,人口绵柔,醇厚细腻,后味悠长,风味独特,是白酒家族的稀世珍宝,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商品价值。


    好东西谁都不放过,先是英国伦敦吉尼斯总部审核认定“道光二十五”贡酒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窖贮时间最长的穴藏贡酒,并收入吉尼斯大全。马上又在1999年十月二十六日,中国首例文物级食品专场拍卖会在京成功举行。由辽宁省锦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委托中国嘉德拍卖有限责任公司拍卖的1000公斤“道光廿五”被组成50个拍卖标的拍卖,最后成交额达350万元。被拍卖的100公斤“道光廿五”贡酒从500克到4公斤的不同组合,参考价从1.8万元至20万元。在拍卖过程中,价位较低的标的拍卖十分顺利,落槌价也略高于参考价,价位较高的标的拍卖相对迟缓,没卖出去的都是这一部分。一位先生花了14.1万元买了3.5公斤3瓶装的贡酒。尽管他觉得有些贵,但冲着此酒100多年的历史,想买回去给父母尝尝,同时也满足了收藏爱好。


    为使穴藏贡酒价值更高,特为其定制了由香木雕刻而成的木匣和由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亲手绘制的青花红龙双耳扁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