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后的暗示1

以下将充分地表达产生有效暗示产生的主要原因和指导方针,如何构建不同类型的暗示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暗示,产生不同的催眠现象所使用的一系列暗示的过程,催眠暗示所可能朝向的行为、感觉和生理过程、认知、想象和其他各个方面,催眠中产生的即刻反应以及催眠后的效应等。


一.            催眠暗示的原理


1.            是建立在催眠师与被催眠者和谐与合作的关系上


催眠是否成功,首先必须要考虑的与被催眠者任何建立关系。这是暗示是否有效的最重要的前提。许多被催眠者往往错误理解催眠状态,认为自己在催眠中失控。任由催眠师摆布,为此而恐惧、焦虑,对催眠过程产生过度的防御和阻抗,所以作为催眠师必须要以温和、理解、关心和尊重的方式与被催眠者相处,只有这样才会减弱防御,产生必要的信任气氛。每个学习催眠的人必须牢记,催眠是一桩相互合作的事情,而不是催眠师对病人做的事,因此,要把大量的精力花在人的关系这一维度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仅仅注意催眠的技术性和专业知识的把握。


2.催眠的正性期望


催眠治疗的结果是否能够达到所期望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具有经验的催眠师自然比那些初学者显得更加有效,至少部分是这样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无论是催眠师还是被催眠者,都表现出完全期望和相信暗示会有结果,这种期望激励着被催眠者的信任感,要做到这一点,作为催眠师无论在说话和举止方面要充满自信。


在某些情况下,要获得正性的期望,作为催眠师采取更宽容和间接地表达暗示的结果是一种明智的方式。但是要当心的是,催眠师不要被别人感觉到你是以被别人感觉为缺乏信心的随意方式的说话,这往往是那些缺乏经验和自信有限的催眠师,或者尝试完全宽容的催眠师常见的错误,这些人常常会使用“也许”,“大概”,“可能”等的词汇,所以在催眠过程中运用这类词汇时一定要小心。例如在催眠中说“你的手可能开始感觉很轻了”、“也许(或者说大概)你的手能浮起来了”、“也许你的手将产生麻木感。”如果把这些词改为“将要”或“是”,比如“你的手开始变轻了,而且将开始漂起来,越来越轻”。也就是说,你可以在要求产生反应的时间上宽容,但是仍然要传达信心,所以对自信和有权威与命令和支配进行区分特别的重要。


3.反作用定律


反作用的原理主要应用于以暗示来产生生理效应。


这一“定律”指的是个人越是有意识地努力做某事,就越难获得成功,比如你是否曾经有意识地尝试用意志来控制勃起或者性高潮?结果反而事与愿违。再比如许多人曾经多少次睡得晚了,当他们试图帮助自己早点入眠而用了种种的方法,结果只是发现自己越来越清醒了。正如我们不能成功地用意志去控制自己的出汗或唾液分泌,自然,我们一般也不能成功地用意志力产生治疗的变化,尤其是生理变化。   我们在确切地表达暗示时,特别要强调的是想象和想象力,而绝对不是求助于有意识的意志。例如要代替简单地语言暗示手变麻木了,你可以让病人想象自己把手放入雪中或冰凉的溪水中,同时暗示麻木感;另外一种方式,尝试激发病人对此现象在过去经历过的生活经验中的记忆和表象。例如可以这么说“有一件事你不知道你是知道的,就是怎样失去感觉的能力。(这是一个让人感到迷惑的说法,使人产生一种好奇感)你已经体验了多次,象你枕着一只手或一个胳膊睡觉,当你醒来时发现自己的手或胳膊麻木了;或者象你去看牙科时,当你注射了麻药时,我敢肯定你知道麻木感、麻醉感的感觉是什么,是吗?”这些不言而喻的事实,会激起对所有想要的现象的记忆。)


4.集中注意定律


这指的是反复暗示原理,当我们反复地集中注意于一个目标或想法,它就趋于实现。因此,表达重要的催眠暗示的经典原理,就是把这些暗示重复多次,有关重复暗示可以通过使用同义词和短语来完成。心理学家艾里克森(Milton Erickson)曾经对催眠的贡献是使用直接的暗示,同时他也使用比喻来作为重复暗示的间接方法,所以他在催眠治疗中,常常讲一个到二两个的比喻来“培植”一个观念,然后再把两者联系起来,指出故事和病人所存在的问题之间的关系,最后进行直接暗示。


5.逐渐接近原理


我们在表述催眠和催眠后暗示时,最根本的是不要期望病人立即产生各种催眠现象。作为一个治疗师经常会犯与病人同样的错误:大家都对催眠会产生即时的结果持有魔力般的期望,催眠师也常常想要即刻的满足,但是必须要清醒地看到,大多数来访者的问题都不是“一


蹶而就”的。在努力促进催眠现象时要有耐心,要给来访者时间去产生意欲反应。当他们的反应产生速度很慢时,在你的头脑中要把目标任务在心理上分解为等待催化的中间步骤,这样可能会有所帮助。可以说,当催眠师期待正性结果而透出信心,并且通过努力、坚持而产生一个催眠现象时,多花一点点额外的时间常是有所收益的。


作为心理治疗的催眠师,必须要根据病人对催眠的反应速度来调整催眠的节奏,因此,在这里必须要避免对舞台催眠师和非专业催眠师的命令式暗示记忆性的运用。如所作出的催眠指令是“你马上要。。。。”,“五分钟后你就要。。。。”,“你醒来时,你的疼痛会彻底消失”。作为一种治疗,尊重病人的个体差异性,并且要认识到对于一个暗示来说,不同的人需要更多的时间作出反应,而当给新病人做暗示时,一般是还不清楚病人的反应潜力,因此,为了万无一失,需要以宽容的方式去表达暗示会显得更加好一些。当然,这仅仅是在时间方面进行宽容,你必须仍要传达对病人的信任,相信他们一定会按自己的时间对暗示作出反应。有关在时间方面既宽容又含有病人必定会作出反应的技巧,可以采取以下一些词汇,如“一会儿”,“不久”,“此时”,“开始注意”,“很快”,“按自己的方式”等。比如可以这么说“此时你是否开始注意到有刺痛感和麻木感?”,“一会儿你就会感觉到那只手开始变轻了,你会开始奇怪到底是什么时候你第一次感觉到一个手指头的抽动和运动,以及那只手变轻了。”


6.支配效应定律


这一原理指的是强烈的情绪倾向比微弱的情绪有优先权。所以在催眠中你完全可以发现,把暗示与优势情绪相互联系是暗示更加有效,而不是求助于有意识的意志。一些著名的律师常常以试图搅动陪审团的情绪来达到以他们的方式来定案,当他们的情绪被搅动了以后,再寻找细节给他们去证明。作为治疗师也可以采取此类方式,通过努力搅动病人的情绪,并把暗示与情绪联系起来以产生以产生更多的影响。有关这方面策略的运用,必须要注意到这类病人比较强调感觉和情绪,而不太注重智力和理性。在某些时候,通过产生意欲的催眠反应来激起病人内部的紧张和期望状态,来提高催眠的效果。


7.利诱原理


在临床催眠治疗实践中,许多催眠师试图从后面推动病人向目标前进,但是,犹如我们试图推动骡子向我们选择的目标前进一样,发现这些病人纹丝不动,强烈抗拒我们的影响,所以我们只能从前面寻求激励他们朝向目标的动力,而不是从后面费劲的推动,因此,当催眠师表达暗示时,要突然插入一些关于病人的目标的评论。这个原则就是鼓励我们把病人的动机和目标与暗示联系起来,就好象支配效应定律鼓励我们把暗示与病人的强烈情绪相连一样。比如在催眠中,这样说“随着那只胳臂漂向你的脸,你会越来越深地陷入催眠状态中,因为你想要活着抚养你的孩子,而且你想要成为一个不吸烟者”。


8.正性暗示原理


如果需要在病人身上产生正性的动力和态度,而不是不管不顾已经存在的动力或态度,有时候很难做到这点。根据临床的经验,只要可能,应该寻求把负性暗示转变我正性暗示,当这一点做不到时,你可能希望先于负性暗示前使用容易操作或接受的正性暗示。比如,对一个要减肥的病人进行暗示,为了替代“你不会饿的”这么一个不可能甚至不想要的命题时,可以这样进行暗示,“你会惊奇地发现,你真的那么舒适,因为你只是专注于你正做的事情,时间过得很快,忽然,让你惊奇的是,你意识到该吃另一餐饭了”;当你要暗示“你不会吃甜食或对你不好的食物”,你可以转变暗示为“你将保护你的身体,以善意和尊重对待它,似乎它正象你所爱的完全依赖你的照顾和保护的、宝贝的、天真的小儿,你将保护你的身体,正如你保护和照顾你的儿子。”就好比与孩子谈论尿床的问题时,你暗示谈论的是“你拥有一张干床”而不是暗示谈论“你不要尿湿床”。


9.正强化原理


这是一种在催眠状态中和催眠状态之外强化和赞美病人的方式:“你做得非常好”,“好,你做得很好”,“好,做得很好,随着那只手不断地漂向你的脸,真正地享受那只手轻飘飘的感觉”,“你今天已经很努力了,我希望你的无意识会为你的催眠能力真正地感到骄傲,并为你能做到这么多而骄傲”。


作为催眠师可以怎样的赞美催眠中间的病人,可以从对方出发,也可以从自己出发,例如艾里克森对同一病人在两个不同的场合告诉病人:“你醒来之后,我还想要你完全地欣赏你今晚多么地能干。”“我想要你知道,我感谢你的大度,你的善良,允许我以我的方式行事,我非常的感激你,你真好。。。。”。通过研究发现,在催眠中赞美或表扬一般都会增强病人与治疗师的和谐关系,对治疗师的喜爱,从而,增强对暗示的顺应性。


当然某些暗示也可以运用非语言强化的方式,为了促进漂浮感、肢体沉重或手套样麻木感,催眠师可以通过轻击病人的胳臂或手两次或三次来强化口头的暗示“随着我敲击那只手,你会注意到麻木感如何从那只手开始扩散并流过。”同样地,你也可以“提示”产生漂浮感速度很慢的病人,在吸气时,在前臂下轻柔地向上敲击,或轻轻地提起指尖。


10.产生接受或肯定定势


从专门从事人类关系学研究的专家到实际经验丰富的各种销售人员都知道,从你试图影响的人那儿获得最初的“是的”肯定的反应是非常重要的,就是那些强有力的演说家也以寻求立即获得来自听众的肯定反应作为演说是否会成功的标志。戴尔·卡耐基就十分强调这一产生肯定接受的原理,他把这称为“苏格拉底的秘密”,这就是在辩论中间追求肯定,是根据得到“是的、是的”的反应获得辩论成功,他问的问题是对手不得不同意的,他继续赢得一个又一个承认,直到他有一大把的肯定回答,他继续问问题,直到最后,几乎没有意识到,他的对手发现自己被他在几分钟前曾经激烈否定的结论所包围。


有一种特别类型的催眠暗示,对引发“肯定定势”特别有效,这就是不言而明的事实,是一种无法否定的事实的陈述。例如在催眠中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走在寒冷的冬日,感受到寒冷侵入肌肤”,以一种不言而明的事实的形式使用暗示会产生接受定势,然后通过与被催眠的病人的交互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例如我们继续刚才提到的暗示“我肯定你已经感觉到北风侵入肌肤有多寒冷,是吧?”大多数病人会点头说“是”,如果没有立即发生公开的反应,你只要加上一句“你只要轻轻地点头表示是,摇头表示否,你能够记得北风刮到脸上有多冷,是吗?”他会接着点头表示“是的”“而且你记得你能看见自己的呼吸在冷空气中象雾一样,是吧?”他还会点头,“你的脸或赤手暴露于冷空气中走的时间越长,脸或手的感觉就越麻木,是这样吗?因此,你头脑中记得麻木的感觉象什么样子了”这类一系列的无法否认的体验,病人想到或非言语地表示“是的,是的,是的”,使得他们更难不继续对以后的暗示作出肯定的反应。


11. 交互作用的催眠和暗示接受性的证实


对新的催眠师来说,他们常常期望病人应该基本上保持沉默和被动角色。而作为治疗者他们往往假定自己能够全面负责,并且单方面的表达暗示并且控制病人的体验,实际上这是个错误。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那些初学催眠的人常常暗示各种类型的内部体验,如想象、退行,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那些被催眠者是否真正地体验所暗示的东西。


一般来说,可以在催眠中至少以三种方式让病人进入主动参与的角色。首先,在进行催眠之前,了解病人的兴趣、爱好,要做到催眠工作的风格与病人的期望一致,就可以预期更大可能的成功率。其次,还可以以点头,手指意念致动示意,甚至采取漂浮感这些形式获得病人的非言语反馈,依此作为监测进步的信号,这种类型的暗示称为含蓄的指示。例如,在给出催眠后暗示之后,再进一步暗示“如果你的无意识心理愿意接受这个观念(或者说“所有这些观念”)你的“是”的手指会漂起来向我示意”。如果在接下来的20秒左右没有产生反应,你可以加上一句“或者,如果你的无意识心理不愿意接受所有的这些观念,你的”不“的手指会漂起来向我示意”,以这种方式你能够确定暗示的接受性以及是否存在阻抗,就个人而言,我们宁愿立刻知道是否有阻抗,这样我们能够克服阻抗而不是在一周后才发现阻抗现象。


一些催眠师新手经常地进行我们称为“寄希望于星相治疗时的实践”活动,当给出催眠暗示后,希望他们会魔幻般地对病人起作用,并被病人所接受,实际并非如此。正确的方式是有规律地追踪病人的进步,对暗示的接受力以及内在的治疗工作是否成功,是更为有价值的事情。因此,当你给出催眠或催眠暗示之后,你可以问病人“你那样还好吗?”“那样你能接受吗?”“你理解了吗?”“你清楚地了解这些吗?”“那样行吗?”“你愿意那样做吗?”艾里克森的催眠工作经常会采取这样的做法。一旦暗示被接受,就让病人进入变化和治疗活动的过程中。有时候也可以求助于“无意识”心理以获得对暗示接受性的更为无意的肯定,一旦获得这类肯定,向病人表达暗示时,就不再需要过分的宽容和间接,你已经证实不存在阻抗,你能够更加正性、自信和强硬的方式传达暗示。


获得催眠承诺,不论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是增强暗示效果的强有力的治疗工具。其理由看来是大多数人体验到内在的压力,并需要感觉和表现是一致的,许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指出,当某人做出了最初的承诺时,他以后更愿意接受与先前承诺有关的思想,这就是一种著名的推销策略“跨入门内技巧”的基础,推销员通常从细小的,常常看起来无害的请求开始着手,认识到一旦发生了变化过程,就常会导致多米诺骨效应,一旦克服了惯性,获得进一步的运动就容易多了,这就是“肯定定势”的基础。当内在过程得到体验或完成时,也可以要求非言语的反应,比如在催眠中说“当你意识到麻木开始在你右手产生时,只要轻轻地点头表示是”“当你的无意识心理识别出你过去感到镇定和自信的时刻时,你的`是`手指会漂起来向我示意”“当你沿着山路行走时,山路会最终把你带到小河或小溪边,而当你沿着小溪行走时,只要轻轻地点头向我示意”这就是一种含蓄的指示性的暗示。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这个课题,应用非言语信号探测或宣泄病人的潜意识问题。有一个女病人,她在孩提时是乱伦的受害者,你可以通过催眠让这个病人倒退到4岁,重新体验当时的情形并宣泄那些感情,有些治疗者可能就认定在这个时刻,那些情感已得到解决,而仅仅给一些催眠后的暗示。然而,宣泄和重塑之后,与病人交流并检查有关解决情况和对暗示的接受情况更是一个细心、周到的工作。“你现在已经释放了所有那些旧的、过去了的情感,你的无意识心理现在愿意让所有这些陈旧的、过去的情感消失吗?这样它们将不再影响你”如果得到意念致动的“是”信号,你可以更有信心地暗示“现在你能够让所有这些愤怒,受伤、恐惧和负罪感等情感消失。只要让那些过去的情感消失,当你无意识心理能够感到你已让那些情感消失了,你的“是”手指会再次漂起来”接着一个正性反应,“好的,你的无意识心理能够让所有那些旧情感消失,这样,你现在将不受那个经历的影响了,它不再影响你的思维、你的行动或你的感觉。我想问一下,你的无意识心理现在能感觉到所有的男人并不象你的父亲吗?”正性反应之后,“很好,你现在能够理解所有的男人并不象你的父亲,你是否认识到你的丈夫不象你的父亲?”,再次伴随一个正性反应,“好的,你现在能够认识到你的丈夫不象你的父亲,你现在开始要把男人当人看待,把他们感觉为不同类型的人,所有的男人不象你的父亲,你的丈夫不象你的父亲,你现在是自由的,自由地与作为人的男人来往,自由地与作为人的你的丈夫交往,那些我们已经克服了的事件不再会影响你的思维,或你的行动,或你的感觉,你现在是自由的”。


最后,我们要谈一下,有时候,在催眠工作中,也可以要求病人言语上的交流,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言语会“减弱”催眠程度,因此那些非言语的信号常常受到青睐,然而,有些情况下,需要的信息不能通过非言语反应(是或否)很便利的传达,当语言交流仅仅是偶尔在催眠中发生时,不会严重改变催眠的深度。此外,可以使用暗示减少对催眠程度的“减弱”,比如,你可以暗示“你可以在催眠状态中说话,正如你在晚上梦中说话一样,不会醒过来,保持深度的催眠,我要你只是口头告诉我,此刻你有什么体验?”或者这么暗示“一会儿,我要你跟我说话,你说话时,仅仅是你的声音就会把你带入越来越深的催眠中,这样,当你说话时,随着你的每一个声音,随着你说出的每一个词,你会越来越深地进入催眠状态中”。有的时候,在催眠诱导和加深过程中交互催眠是有益的,你可以简单地要求病人偶尔向你描述在想象的体验中听到或看到了什么,这就允许你去选择输入信息,而不是“盲目操作”。同样地,为了产生某种催眠现象,获得交互作用,然后接受并利用病人提供给你的信息,可能是最有益的。


12。证明催眠的原理

在催眠治疗中,极其重要的是让病人产生正性的期望感。催眠证明指的是为病人提供一个说服者的说服的过程,也就是,证明病人产生有处于改变的意识状态中的体验,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实,有时候,甚至催眠能力颇高的催眠被试,直到有了证明体验才相信他们被催眠了。催眠证明是一个基本的,然而常常被忽视的催眠原理,通过引发各种催眠现象,病人可能开始认识到他们没有发现在意识能力之外的潜能,这种认识增强了病人的自我效能感,并且增强了他们拥有的改变所需要的内部资源的信心,所以,作为催眠师要不时地为病人提供催眠证明体验是很重要的。例如,对一个减肥病人,通过催眠促使其产生手套样麻

痹,然后经病人允许,用一尖锐物体压在手上,把止血钳夹在他小指下面手部有肉的部分,或者把消毒针通过皮肤皱折插于手背上。当插了一根针或夹了一个止血钳之后,要求病人睁开眼扫视一下手,然后可以强硬地给出暗示:“我让你这么做是为了向你演示你自己的心理对身体的力量,你现在已经亲眼见到你的无意识心理控制你的感觉和你的身体的不可思议的力量,你知道,当你的无意识心理强大到甚至能够控制如疼痛之类最基本的东西时,那么,他能够控制与你的感觉和你的身体有关的任何东西。你拥有比你认识到的多的多的潜能,由于这种无意识心理的力量,你的欲求和渴望才得到控制。”这类体验灌输了希望,信念和正性的期待。而有关催眠的体验,对催眠有价值的催眠体验常见的有以下一些:


⑴.            手套样麻痹。⑵。时间错觉。⑶。肢体抽搐。


⑷.胳臂漂浮感。⑸。肢体沉重感。⑹。遗忘。


⑺.意念致动示意。⑻。对催眠后暗示的反应(例如痒)


⑼.回忆已忘却的东西或甚至不重要的记忆。


⑽.意念感觉现象:温暖、味觉、嗅觉。⑾。嗅幻觉。


催眠证明的暗示例子:


请你把你的右手盖在右膝盖上面。。。。。对的。。。。。现在看看你的手指节,在你这么做的时候,你的全身开始完全放松。。。。。不要注意其他声音,只要集中注意你的右手和我的声音,认识到没有什么东西超出你的心理力量。。。。。以及身体力量之外。。。。。随着我继续与你谈话,随着你继续注视你盖着的手背,你会开始注意到你的手掌中象热一样的东西。。。。。也许还有一个手指的运动。。。。。发生这种情况时,轻轻地点头。。。。。是的。。。。。很好。。。。。现在你将注意到你的手正在变得很轻很轻。。。。。象羽毛一样漂向你的额头。。。。。好的。。。。。你的手开始向上移动了。。。。。。随着你的手继续上升。。。。。一直看着你的手背。。。。。。但注意你的眼皮正变得很重,很瞌睡,很放松。。。。现在,当你的手碰到你的额头时。。。。。。你的眼睛会闭上。。。。。你感到无比的放松并能进入深度的催眠状态中,你的手和胳臂抬起来了,抬起来了,朝向你的额头。。。。。现在,你的手碰到你的额头了。。。。。你的眼睛闭上了。。。。。你能够把手舒适地搁在腿上,正常的感觉回到你的右手和右胳臂。。。。。注意你的眼皮感觉很重。。。。你的眼皮太重了,即使你此刻努力睁眼睛。。。。。你也睁不开。。。。。继续努力。。。。。但你睁不开。。。。再努力一次。。。。。但眼皮仍然紧闭着。。。。正常感觉回到眼皮。。。。。。现在你将进入更彻底和更放松的状态。。。。。。现在我要你举起右手。。。。。就这样。。。。。往前伸,当我数到三的时候,你的胳膊会僵直。。。。。。发硬。。。。。象浸入水中的木版。。。。。象钢。。。。。这么紧。。。。这么僵硬。。。。。。那些肌肉变成钢了。。。。。一,紧。。。。。二,很硬。。。。三,整个胳臂,每个手指。。。。是的。。。。变成钢了。。。。没有什么东西能弯曲那只胳臂或手指。(进一步让病人使用另一只胳膊,让其感觉胳膊的僵硬和不能弯曲胳膊)。


现在给你进行催眠暗示,你的右手会产生厚重的手套戴于右手的感觉。。。。。。当你的手产生了此种感觉,动一动右手的食指。。。。。好。。。。现在你要注意食指的一些压力。。。。。一种压力的钝感。。。。睁开眼睛。。。。。现在你看见实际上我正用指甲刀重重地挫你的手指。。。。但你毫无感觉。。。。对吗?。。。。好的。。。。正常感觉正回到你手上,我现在要刺激你的中指。。。。当你有感觉时。。。。点点头,表示是。。。你看见你把手缩回去,这是立即的正常的反应,现在你意识到你的无意识心理对身体有巨大的控制力。。。。现在再次闭上眼睛。。。我现在暗示你能闻到你选择的愉快气味。。。。你闻到气味时,点点头表示是。。。。好。。。。现在是很深很深的催眠。。。。愉快的气味消失了,仍是更为放松,更深的催眠状态。。。。没有什么东西超出了你的无意识心理力量之外这些疣就要全部消失,你的皮肤就要没有疣了。。。。我用铅笔碰触的地方。。。。这个地方的疣开始感觉很凉。。。。很凉。。。有点冷了。。。。当你感觉到时,点点头。。。。好的。。。。继续交谈时想一下你的想法。。。。这个地方是凉的。。。。这些疣就要消失了。。。由于我的心理对身体的力量,这个地方是凉的,这些疣就要离开身体了。。。。现在只要放松你的思想。。。。只要愉快的、放松的、宁静的思想。。。。听我说。。。。。我的每一个词。。。。这些疣将要不见了。。。。。我们已经演示了心理对身体的控制,这些疣很快就要不见了。。。。。你的皮肤有一天左右的时间会感到有疣的地方周围有点凉意,随着凉意的消退,我也开始消退,这样,当我慢慢地从十数到一时,你会完全醒过来,没有紧张,这些疣就要消失了。


13。选择暗示时机和适宜的催眠深度选择暗示时机是由临床经验指导的事,但对这一时机缺乏研究支持。有些人认为催眠深度不重要,但是更多的年长的临床治疗者相信,在更深的催眠状态中给出暗示,影响更大。著名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确信,花足够的时间恰当地产生一定的催眠现象很重要,所以他常常延时治疗病人,此时病人可能处于催眠状态数小时,他所报告的著名案例,大部分是在深度催眠中进行的。


14。穿插和镶嵌暗示的原理


暗示可以巧妙地穿插于故事,逸事或“深化”技巧中,由简短的停顿或语调的变化来分开,停顿或变化传递了额外的意思和含义。


例如,一个妇女存在肥胖和婚姻的问题,她在交往时有一陋习,喜欢插话而不是倾听,于是催眠师给出了这么一种暗示(这些暗示常常用于自我催眠而录在磁带上)“对你而言,学习倾听,你的身体,很有趣,在你倾听,你的身体时,你会注意你是如何感觉满意的,而不是打断,事物的自然平衡,你会充满敬意地倾听感情,和你身体的感觉,注意你感觉舒适的充实和满足要多久。”在一次暗示中涉及两个问题。就个人而言,发散性地想出一些传达意欲的暗示的想法和只言片语,然后查找简明同义语词典,找到更多的同义词,这是很有益的,用什么样的词和短语表达病人想要的态度、感觉、感情,然后再思考如何把这些词和短语穿插于类比、实例、比喻或深化的技巧中。


15。艾里克森的个体化原理和灵活运用的原理


艾里克森强调催眠过程要个体化,但是许多非专业的催眠师,当然还有一些合法的催眠人员,认为催眠反应只是一个特质,因而个体化是不必要的。因此,他们大量地生产通俗化的自我催眠磁带,对每个人呈现同样的 诱导。然而,对于催眠个体化进行,并且考虑到病人独特的动机、人格、兴趣和爱好,表明其可能更有效的证据。此外,心理治疗的效果研究证明个体化治疗失败不仅可以导致不良结果,而且可能与心理意外有关。因此,我让许多病人带回家做生活经历、兴趣和价值的纸笔检核表,检核表迅速地提供用于进行个体化诱导,比喻和暗示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简要地询问(在催眠中或催眠后)确定病人主要能够想象的感觉模式是何种(视觉、听觉、嗅觉),然后我们可以根据此选用适宜的暗示的想象,最好在最初的催眠体验之后询问病人,以获得关于如何使用这种体验更为有效的反馈。


间接暗示优越性的神话,在催眠治疗过程中,普遍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应该使用直接还是间接的方法?”一些自命为“艾里克森派”的人,常常提出间接、宽容的暗示总是优于直接暗示,一些人甚至大胆地发表这样的言论“直接暗示只会带来暂时的解脱,会增强对权威的移情关系,会增加对引起症状的冲突的压抑”而“艾里克森派催眠师致力于在所有的暗示和干预中使用艺术性的间接法”,因为他注意到直接暗示的有用性只是限于来访者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来访者与想要实现其想法的状态和谐一致,并且拥有可以利用的、有组织的改变所必需要的资源,而来寻求治疗的来访者极少达到这些标准。


间接和宽容的暗示是否总是占优势的?阿尔曼(Alman)在1983年实验性地测试了这一个假设,结果让他感到惊奇的是,对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的反应呈常态分布,有一些病人对很直接的暗示反应更好;而另一外一些人对宽容的、间接的暗示更有反应,另外一个学者迈康奇(McConkey)在1984年的研究发现,被催眠者对间接暗示的反应是有差异的,基本上一半人对这种类型的暗示有反应,而另一半人却没有反应,于是他认为“间接性可能并不是临床的重要观点,它与产生全面接受暗示的动机状态,即通过让病人的想法与病人的其他目标和期望一致而引起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所以间接性暗示看起来并不比直接暗示更有效,在事实上,直接暗示可能具有一些优点。也有的研究认为,某些人对每种类型的暗示都反应好,但是大多数人处于分布的中间。其实,在以下的一些情况下给予催眠暗示时,应该更直接、更坦白、更强硬:


1.与病人建立了良好的治疗关系和默契;


1. 病人看起来有动力而无阻抗;


2. 病人看来能够接受指导和权威,或者更有依赖性并习惯于接受权威。


3. 病人看来有相当高的催眠能力并处于比较深的催眠状态时;


4. 催眠师熟悉病人的催眠天资和能力,因而能了解他们能够表现出来的催眠现象;


5. 通过询问病人,得知他们看来偏好直接方法,并能对直接暗示作出更为正性的反应。


利用病人的语言模式:给病人恰当地施行催眠的另一种方法是把病人言谈中的惯用句法和语言风格揉进催眠暗示中,所以在开始时,要倾听病人倾向于使用的语句。例如在初次评估中,一个有人际关系问题的病人把自己描述为“很聪明”,并指出“我有许多常识”,他还使用这样的话“我的命运掌握在我自己手中。”如果要把病人的用语和概念融进暗示中的话“现在你是个聪明人,一个能够高水平地估计情势的敏锐的人,你会开始认识到你还有更多的心理资源,超出你的有意识的智力之外。你的无意识心理有很强的感受力,在你内部有大量的直觉常识,你的无意识心理能感觉到需要做什么,而且你的无意识心理会使用这些能力。并会开始给予你有关你的人际关系的自动印象。当你与人交往时,以及当你观察他人的交往时,关于你所做的自我挫败人际关系的印象和认识会自动进入你脑中。你可以信任你的无意识心理具有常识去认识你是如何地看不起人,而没有有意识地全面认识这一点。你的无意识心理不打算让你只是就此漂流,让你的未来听天由命。它将把你的人际关系形象和印象带入你的头脑中,这样你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和改变。认识到需要做出改变,你会发现你将开始把命运交到自己手中,而不是听天由命。当我们能够把病人自己的语言融入暗示中时,这些观念可以让病人感觉更相容,更适宜,我们直接说病人的语言,因此暗示可以更符合病人的思维模式,可以产生更深刻持久的印象。


灵活运用:个体化的另一面是艾里克森的灵活运用原理,艾里克森使用这个词传达完全接受病人所发生的一切,然后努力使用,替换并改造这些事情的重要性。在催眠中,这是与心理治疗中使用共情和尊重以建立默契关系本质上一致的东西。因此,如果病人以疲倦的方式打哈欠,可以评论“你是否注意到,哈欠过后,你的全身如何更深地放松?”如果在诱导过程中病人的一条腿有轻微的肌肉抽动,治疗者可以说“你注意到你腿部肌肉的轻微抽动,这是由于肌肉放松,紧张真正地脱离开你的良好表现”这种高度观察和集中注意病人,本身就能产生默契关系,但是暗示接着也可以重塑非言语行为,认为是催眠反应的证明,病人的行为因而被接受,即使可能被一些人解释为有问题的,而且把暗示与此行为联系起来了。


一个新病人抱怨道,在与前一个治疗者尝试催眠时,由于他的思想仍在漫游,他只能进入浅催眠状态。因此,在诱导中给出下面的暗示:“随着我们继续,毫无疑问你的思想将开始漫游,考虑其他的事情(接受他的“阻抗”行为)。而且可能有不同形象穿过你的思想。这完全没问题,因为接下来有一会儿,你的有意识心理不必做任何重要的事情,就让你的无意识心理以它想要的方式漫游吧。因此唯一要紧的是你无意识心理的活动”。病人进入深刻的、深度催眠,而且同时体验到对几乎整个催眠过程的遗忘。在个体化催眠中,你也可以考虑注意并运用病人的人格特点和病人的需要。例如,对于非常争强好胜的病人,你可能选择双重的漂浮诱导,这时,暗示哪只手会先到达脸部的好奇态度,要充分加以关注。


二.催眠暗示类型


有关催眠的类型,有传统的,也有艾里克森和罗西定义的,熟悉各种暗示类型可以拓宽催眠的方式方法。一般地说,在14种类型的暗示中,几乎每一个都可用于促进任何一种的催眠现象(抽搐、漂浮感、遗忘、分离、麻木、超敏感、意念感觉活动、正性或负性的幻觉、超常记忆、年龄倒退、年龄前进、时间错觉、去人格化、诱导的梦)。纯熟掌握使用不同类型的暗示技巧的一种方法是为促进各种不同的催眠现象。练习对每种类型写出几个暗示。


1.            暗指


暗指是很难定义但很重要的间接暗示法你可以只是暗指或假设会发生作用,而不是直接暗示一个作用。例如,在深化催眠时,你可以问:“花的颜色是什么?”这暗指并假定病人能够看得见。同样地,告诉病人:“当你感觉注意到你周围的一些自然的声音,如树上的风声和鸟鸣时,就点点头。”这暗指病人能够有听觉想象力;唯一的问题是他“什么时候”注意到声音,而不是他“如果”听到声音。对于催眠师来说,应该慎用“如果”、“试一试”,这样的词汇,比如说“如果你的右手变轻了,点点头”这暗指病人可以得不到意欲的反应,但是换个说法,你可以问“你的哪只手感到更轻?”这暗指事实上有一只感觉更轻。“你会开始好奇你的无意识心理会让哪只手变轻?”这暗指事实上有一只手感觉更轻。还可以这么说“你会开始好奇你的无意识心理会让哪只手变轻并开始漂起来?”这暗指有一只手会抬起来,问题从“一只手会抬起来吗?”转到“哪只手会抬起来”。艾里克森会与催眠前暗示“好,咱们现在试试对你进行催眠”相反,应用下面的具有暗指的暗示,“你愿意现在,还是呆会儿进入催眠状态?”“你愿意站着还是坐着进入催眠状态?”“你愿意体验轻度、中度还是深度催眠?”“这群人中哪一个愿意第一个体验催眠”,“你体验催眠时想要眼睛睁开还是闭着?”这些是治疗性双重链,这就是把问题从“是否”变为“何时”或“怎样”。比如对一个恐怖症病人,可以这样进行催眠“你愿意以更剧烈而快速的方法还是以费时长一些而更温和的方法解决你的问题?”这给病人提供了双重链,两个选择都是有价值的、有治疗性的,但也假定和暗指他会好一些。


“麻木首先开始慢慢地扩散”,暗指后来最终开始更快速地扩散。“不要太快地进入催眠”,暗指被试已经进入催眠状态。“今天我将不做什么事去解决你的问题(暗指:我们将来会的),但只是给你机会去体验催眠并看看催眠是多么平缓、镇静”(暗指:你将体验催眠)。暗示那些晚期病人或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他们回家时会送给他一个处方,这暗指他们要离开医院。“你以前曾被催眠吗”通过暗指暗示他们就要进入催眠状态。艾里克森的双重链暗示的暗指“你想要这周还是下周改掉那个习惯?那看来可能太快了,也许你愿意要长一点的时间,如三周或四周”,“今天会谈结束前你的无意识心理会找到一个安全而有建设性的方式与你的有意识心理交流一些重要事情。你真的不知道你会怎样或何时说出来,现在或以后”。对于艾里克森来说,并不总是提前知道何种双重链或暗示会有效,他通常使用一次性给出许多暗示的方法,但是以一种病人认识不到的无害的方式(通过暗指,随意等)他象一个心理锁匠,一会儿轻柔地试试这把钥匙,一会儿再试试那把,他热切而期待地望着病人,总是在寻找面部表情和身体运动的细微变化,这些表示病人心理的锁已经开启,他发现了通往他与病人共同的快乐之路的钥匙。


2.            不言自明的事实不言自明的事实是人们常体验以致无法否认的事实,这些事实可以集中与运动、感觉、情感或认知过程,或者是时间,例如:“大多数人沿着海滨漫步时,能享受温暖的阳光照在皮肤上的的愉悦感。”


催眠的语句类型:“大多数人。。。。。。;每一个人。。。。。。;你已经知道。。。。。。;你已经知道怎样。。。。。。;有些人。。。。。。;我们大多数人。。。。。。;。。。。。。是很常见的体验;大家。。。。。。。;你完完全全会知道怎样;有一次你没有。。。。。。;迟早。。。。。。;迟早,每个人。。。。。。;在每一种文化中。。。。。。。;。。。。。。让大家产生一种愉快感”。


3.            不知道与不做


这类暗示促进无意识的反应而非有意识的努力。这类暗示帮助病人不要太过努力地尝试,这根据反作用定律,鼓励自主反应和分离。这类暗示语是“你不必思考。或回答,或者根本不尝试做任何事。实际上,甚至不必认真地听我所说的东西,因为你的无意识心理就会自然而然地听见所有一切,而一点也不要你自身的努力。”


催眠的语句类型:“你不必。。。。。。;。。。。。。不必要;。。。。。。不重要;你不需要。。。。。。;不用知道,你已经。。。。。;你无需要担心是否。。。。。。;只要让它发生好了。。。。。。;不要真正地努力,它就自己发生了。。。。。。。”


4.            涵盖所有的反应可能性


当你希望集中注意病人在某一方面的反应时,给出涵盖病人可能做出的所有可能的反应类型的暗示最有价值。这是万无一失的方法,因为实际上任何反应都被认为是成功的和催眠的,当你没有很好了解病人,刚刚开始探索病人的反应性,并鉴别其催眠能力时,尤为有价值。这儿是此类暗示的一个例子:“一会儿你的右手,或者可能是左手,将开始变轻并举起来,或者也许会产生沉重感并压下去,或者也许甚至一点也不动,我不能真正地确定,但是你只要非常仔细地注意开始发生了什么(暗指),也许你会注意到你的小指,或者可能是食指,让你首先感觉到运动或感觉,我真的不知道,但最重要的事情,甚至不是它如何开始运动,而只要完完全全地意识到那只手开始发生了什么”。


5.            问题


问题式的暗示,可用于集中注意和意识,诱发联想,促进反应性并诱导催眠状态,当问题是无法由有意识心理来回答时,这类暗示特别有价值。然儿,问题不能以呆板的方式使用,而是应该利用病人正在发生的行为。例如,每个问题可能一个可观察的反应。当你还不了解病人的反应性和催眠能力时,或者也许你预期到阻抗时,问题是又一个你要使用的万无一失的方法。然而要当心,避免所提的问题让人感觉到缺乏信心和有疑虑。例如问“你的右手麻木了吗?”是起反作用的。

举几个例子具体说明此类暗示:“麻木,你注意到它开始了吗?”“那只手会继续漂在那儿,还是漂向你的脸?”“你是否能够享受放松而不必去记住呢?”“你是否开始体验到手指的麻木,或者首先是手背的

麻木,或者麻木由你的手掌传出?”这类暗示可用于产生任何的催眠现象,用于诱导或深化。


下面是艾里克森经常应用的眼睛凝视诱导和漂浮诱导的例子:“你愿意找出一个你看着舒服的点吗?随着你持续地看着那个点,看了一会儿,你是否想眨眼皮?那些眼皮开始一起眨还是分开眨?慢还是快?眼睛是立即闭上还是先由着它们自己无规律地动?随着你变得越来越舒服,眼睛是否闭得越来越紧?很好。随着你的舒服感更深入,如你入睡时一样,你的眼睛能持续地闭着吗?是否舒适感越来越深了,以至于你甚至宁愿不努力去睁开眼睛?或者你宁愿试试看你是否做不到?因为你的无意识想要做梦,要多久你才会全都忘记这些?”“你能否感觉到双手舒适地轻轻搁在腿上?(如治疗师所示范的)对的,不要互相碰着。你能否让手轻轻放上去,指尖几乎碰不到腿?对的,随着手这么轻轻地搁着,你是否注意到,每呼吸一次手倾向于随之向上抬起一点点?随着身体其他部分越来越放松,你的手是否开始更轻,更容易的举起来?随着继续发展,是否你的一只手,或另一只手,或者也许双手在继续往上举?那只手是否继续一点一点地举得越来越高?是否另一只手想赶上那只手,或者另一只手放松地搁在腿上?对的,那只手是否继续举着,有一点轻微的抽动,或者随着那只手继续向上向脸部靠近,是否举着手变得越来越容易?随着舒适感加深,那只手向脸部运动得更快还是更慢?你的手最终碰到脸之前是否需要稍作停顿,这样你将知道你就要进入催眠状态了?直到你的无意识真正准备让你进入更深的催眠,你的手才会碰到脸,是吗?随着你真正的放松并感受到自己进入更深的催眠,你的手碰到你的脸,这时你的身体是否主动地进行一次深呼吸?好的,当你那只手自己慢慢地回到腿上时,你是否愿意麻烦一下注意深入的舒适感?你的无意识在那只手开始休息时会处于梦境中。


暗示提问的格式:你(你的。。。。。。)能否。。。。。?你(你的。。。。)是否。。。。。。?你是否愿意。。。。。。注意到


你是否愿意。。。。。。感觉到


你是否愿意。。。。。。感受


你是否愿意。。。你的无意识


你是否愿意。。。。。。听见


你是否愿意。。。。。。闻到


你是否愿意。。。。听一听


你是否愿意。。。。。。记住


你是否愿意。。。。。想象


你是否愿意。。。。。看见


你是否愿意。。。。。。。体验 


你是否愿意。。。。。。注意


你是否愿意。。。。想知道


你是否愿意。。。。。。选择


你是否愿意。。。。。。让你的


你是否愿意。。。。。。让你自己


你是否意识到


1.            应变性暗示


应变性暗示与正要发生的行为或必然发生的行为联系在一起,这是使用了一百多年极为有用的暗示,应变性暗示可用于催眠中给出暗示或催眠后暗示,在找到了暗示契机或线索的情况下。


例如“随着你的手下降,你将发现自己回到了。。。。。。。时候。”“当你在床上感觉到他身体的接触时,你惊奇地发觉性欲,亲密的记忆如潮水般涌入头脑”。应变性暗示,在另一角度,也与把暗示“窜联”在一起有密切关系,让这些暗示互相关联,普遍相信把暗示联系起来会更有效,比如采取以下的暗示方式:对一个胳臂强直性漂浮的被试“随着你感觉到在那只手上开始产生麻木,那只手将开始更轻地漂向你的脸,你的心理开始随着时间退回到你的问题的开始,并且随着胳膊漂得更高,你随着时间退回到越来越远。”当把两个或更多的暗示联系在一起时,更难抗拒这些暗示。


语句类型:应变性暗示的语句结构常常是“当。。。。。时,随着。。。。”“如果。。。。。那么。。。。。”在使用这类暗示诱发催眠后行为或催眠后情感、思维时,作为催眠师需要找到自然而然的线索或契机,例如:躺在床上;系鞋带;刷牙;看到你的家;听着一首歌。应变暗示也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形式:


“当你。。。。。的时候,你能够。。。。。”


“当你。。。。。时候,请。。。。”


“直到你。。。。。才。。。。”


“你不会。。。。直到。。。。”


“。。。。。。之前,你为什么不。。。。。。”


“你越接近。。。。。,你越能够。。。。。”


“在。。。。。。之后,你能够。。。。。”


“当你感觉到。。。。时,你认识到。。。。。”


“。。。。的感觉会让你。。。。。”


“当。。。。。发生时,。。。。。可能超出你的预期而发生”


“当你。。。。。你会。。。。。。”


一旦。。。。。接着。。。。。:


一旦你的胳膊感觉麻木,你的胳臂就会放下来


你对你的腿不再有感觉


你的无意识知道


你及时回到。。。。


2.            含蓄的指示含蓄的指示常有三个部分


⑴.   与时间相关联的引子;


⑵.   对将要发生于病人内部的内在反应的含蓄的暗示;


⑶.   在反应或暗示完成时,有一个行为作示意。


这一类暗示特别地用于追踪催眠过程中的进步。


格式:含蓄的指示常遵从这样的格式:“一旦(与时间相联的引子)你内心找到你问题产生时的情形(意欲的内在过程),你的“是”的手指会漂起来”(行为信号)


用语:“一旦。。。。。(你整个手感觉麻木和麻痹;你不再对你的腿有感觉;你能够看见。。。。。。;记忆从你的有意识心理消退;你知道。。。。;你的无意识感觉你的催眠已深入到够完成。。。。。。)。。。。接着。。。。(你的胳膊就会漂下来,你的手指就会抬起来;你就会醒过来)” 


 8. 反义并列


这类暗示,可能来源于三十年代,由艾里克森提出,包含反义或两极的平衡。例如“随着右胳膊变得越来越紧张和僵直,你身体的其他部分越来越放松”“随着你右胳膊漂起来,你的左胳膊漂下去”“当你额头感觉到冰凉,你的右手将逐渐变暖和”,在此类暗示中,你可以提到或提出一个身体比喻,然后再提出一个心理比喻。


用语:在此类暗示时,你可以考虑一些两极或反义词是很有帮助的。如“温暖-冰凉”“紧张-放松”“无感觉-超敏感”“湿的-干的”“轻飘-沉重”“轻的-重的”“满的-空的”“多-少”“困难的-容易的”“年老的-年幼的”等。


1.            消除阻抗的否定句


艾里克森相信使用否定句能起到“避雷针”的作用,消除微小的抑制和阻抗,他在30年代就开始使用此类暗示,而且他相信它的临床实用价值,这类暗示的语句是:


“你会的,不是吗?”


“你能够,不是吗?”


“你不能阻止它,不是吗?”


“你可以试一试的,可以吗?”


“你做了,不是吗?”


“为什么不就让它发生呢?”


“你真的不必做。。。。。直到。。。。。”


“你不会。。。。。直到。。。。。”


“你不必。。。。”


10. 可比选择关系


    这是一种看上去让病人在两个或更多选择中自由选择的关系,然而这些选择在本质上是可比的,都会把病人导向意欲的治疗方向,此类暗示中提供的选择听起来有所不同,但是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只是给了选择的错觉。比如催眠前的暗示:“你宁愿站着或躺在躺椅中进入催眠?”“你倾向于逐渐进入催眠还是更快地进入催眠?”“你愿意进入浅催眠、中度催眠或深催眠?”这些暗示寻求引发催眠现象。催眠后暗示:比如有关漂浮感“也许你的左胳膊,或者也许是你的右胳膊会漂向你的脸”;年龄倒退:“你也许记得你五岁时发生的愉快体验,或者也许你愿意回忆稍后一些时间的事情”痛觉缺失或感觉缺失:“你可以选择压力感,或什么也感觉不到”负性幻觉:“你只要留意我发出的声音,或者你只是忽略其他的事情”时间错觉:“时间可能看来过得很快,或者你可能只是不知道时间的流逝”“感觉缺失:“你开始体验到左手还是右手更麻木?”


11.  意识-无意识双重关系


这类暗示寻求利用病人的无意识心理(或者,根据个人的理论参考框架,使用无意识心理比喻),超越有意识习得的限制,对这类暗示的反应,要求病人关注内部并引发意识控制之外的无意识过程。在双重关系中,为病人提供了在意识选择和随意反应的常规范围之外的行为可能性。例如“如果你的无意识心理准备让你进入催眠,那么你的右手会开始变轻并漂起来,如果你的无意识心理不愿让你进入催眠,你的左手会举起来”“无意识心理会继续琢磨那个问题,并在你离去之后准备我们下一次的会面,真正有趣,真正好奇的事是,你的有意识心理可能或可能没有真正地意识到,或甚至理解所发生的事,这依赖于你无意识心理的偏向,在你的无意识心理为你做准备,做着自己的事时,你的意识会保持自由地处理你的每天需要参与的许多其他的事情”。


12.  迷惑的暗示


普遍的观点是相信,迷惑会“去除心理定势的能量”,允许无意识过程更顺利地发生,艾里克森相信,在病人意识上有动力,但无意识看来对体验催眠有阻抗时,此类暗示特别适用。


震惊和惊奇  震惊和惊奇可用于促进创造性的时刻,诱发病人的无意识心理产生内部搜索并抓住病人的注意力。这可以通过穿插一定的震惊或惊奇的话或通过策略性地加入停顿来做到。例如,让病人的手漂着抽动之后,诱导者可以暗示:“那只手接着要做的会让你吃惊”然后充满期望地等待。这种方法可用于最近重新警觉的病人,进行惊奇的再诱导催眠:“你醒着吗?你肯定吗?对于你的眼睛你开始注意到什么。。。。随着眼睛开始眨动。。。。并变得沉重。。。。。闭上,都是不由自主地发生”另一个带有震惊的暗示会说“如果你不改变方向并到达你正要去的地方,这会是个灾难”


双重分离的双重关系  这类暗示可以包括各种其他类的暗示,并产生超负荷和迷惑,去除意识定势的能量,仔细观察并注意病人对选项的反应可能提醒你,病人的催眠能力和倾向,此类暗示可以采用下面的一些格式:“(一会儿之后)你能够。。。。。,但是(你不必;即使;当不知道的时候)。。。。。,或者,你能够。。。。。(与前面的相反),但是(或上述的任何语句)。。。。”。具体的操作“过一会儿,你作为一个人会醒过来,但你的身体不必醒来。或者,你能够与身体一起醒来,但意识不到你的身体。”“过一会儿,你要睁开眼睛,但你不必醒来,或者,你睁开眼时完全醒过来,但意识不到闭眼时发生了什么。”“你可以选择不去记忆,或者,你可以选择只要忘记,但是,选择忘记与选择不记忆你已选择忘记是同样方式的选择。”“正如你记得去忘记正要记住的东西,你能够同样容易地忘记你正要记住去忘记的东西。”


双重分离的意识-无意识双重关系的用语


这类迷惑性暗示可采用下列格式:“你的有意识心理。。。。。,而(或者,而且,由于,正如,因为,同时)你的无意识心理。。。。。,或者,也许你的无意识心理。。。。。。,而你的有意识心理。。。。。,”换一种方式解释,格式可用下面两种中的任何一种:⑴。意识。。。。。,无意识。。。。。,而(或者,由于)意识。。。。。,无意识。。。。⑵。无意识。。。。。。,意识。。。。。,而无意识。。。。,意识。。。。这儿有一些实际的例子;“你的有意识心理可能想着解决办法,而你的无意识心理在考虑其意义,或者,也许你的无意识心理产生一些解决办法,而你的有意识心理在想可能会有什么结果。”“你的有意识心理可能记得那些事件的细节,而你的无意识心理感受到感情,或者,你的无意识心理可能回忆所发生的事,而你的有意识心理只能感觉到强烈的情感而不是事情的缘由。”“你的有意识心理可能对完成测验的有效时间很清楚,而你的无意识心理看来拥有所有需要的时间,或者,你的有意识心理可能乐意轻松的节奏而不考虑时间限制,而你的无意识心理可能监测你剩余的时间和工作速度。”“当你睁开眼时,你能有意识地看到你母亲站在你面前,而你的无意识心理很清楚你对她的感情,或者,也许你的无意识心理保持她的形象,而你的有意识心理充溢着你对她的感情。”如果迷惑性暗示最初看起来很困惑,并且太复杂而不好掌握,你不要担心,根据定义这些暗示是迷惑的,而且可能是使用技巧中最不重要的暗示类型。


13。穿插暗示和比喻这指的是引出话题并使用“植入”观念,集中注意及间接影响病人的语句。比喻或逸事可用于具体说明一个观点或一个记忆,间接地暗示或示范解决方法,促进自我反省和领悟力,增强正性期望或动机,越过阻抗,重新构建或重新定义一个问题,并在突破防御时穿插暗示,比喻可用于促进行为、情感或认知-知觉的改变、正如一般的催眠暗示一样。具体地说,催眠师可以向病人描绘受伤后,当自然和内在的愈合过程发生时,那些保护性的结疤过程,疤痕可能在以后留下来,也许是作为很久以前受过伤的小小的记忆,但是疤痕是不必保持着疼痛,这样的比喻可用于向体验过创伤、乱伦、强奸或离婚的病人传达某些观念。可以说,比喻是传达暗示的另一种方式,比喻作为重复暗示而不使用同样的词句的一种方法,是特别有价值的。一般是在给出更直白的暗示前传达比喻,通俗地说此过程是一种“植入”一个观念。


有三种基本的比喻风格:一类是催眠师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例如他们关于以前的病人或个人体验来讲述比喻性的故事。一类是以不言自明的事实性比喻,这些比喻一般是关于自然的或关于各种生活经验的,这些普遍的事实,使病人无法否认,由此在病人中建立肯定定势或接受定势。最后一类是治疗师编造比喻故事以适合病人的情况,常常寻求创造与病人周围环境相适宜的人物和成分。在催眠中比较多的还是前面两种类型的比喻,当然这两种比喻不存在一种比另外一种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编造故事往往与治疗师的真诚或真实品质相反,而治疗师的品质往往是成功治疗和与病人关系中重要的“非特异性”因素,编造“从前的”各种各样的童话故事有时似乎是在贬低病人,因而对某些病人是具有攻击性的,所以过度使用故事,有时需要冒损害与病人已经建立起来的治疗关系的风险。有关比喻性故事的引导方式:“让我给你举个例子”或“你可能记得”或“你能记得。。。。那个时候吗?”需要注意的是,比喻不总是要很长并且产生一个重要观点。比如,催眠师巴克(Barker)在催眠中做过这么一个比喻,“科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出现的,他在实验室工作,经常与一些致病菌打交道,这些细菌在培养基中生长培养,而培养基由于发霉污染,有些研究者可能会扔掉那些污染的培养基,弗莱明看到这么一种情况,细菌在霉生长的地方死去了,这说明霉产生的物质具有杀菌的作用,这种物质后来取名叫青霉素,因此我们看问题不能仅仅是看事物的表面价值。”这个比喻虽然简短,但是说明了一个观点。


14。象征性和比喻性想象


暗示常常指的是口头陈述,而想象暗示则是暗示的一种类别,反作用定律是鼓励使用想象的原理,尤其是对于要产生生理效应,例如让病人想象疼痛看起来是这么样子,然后,矫正想象就可能产生止痛作用。又比如想象一个胃酸搅动的胃,然后把想象矫正为凉凉的舒适感的形象,通过声音、感觉、味觉来进行,则常常可以降低胃液的分泌。可以说,想象矫正是一种强有力的催眠技术;象征性想象也可以用于治疗情绪问题。当然在应用比喻性想象时也应该注意到,病人的情境或习惯用语常常提示比喻性想象体验。如病人会告诉催眠师“我感觉象在山洞里”“我被挡住了,我不知道怎样过去”,“我掉进陷阱了”,这暗示病人想象他们自己在此环境中,这可能对于引发更深入的情绪,澄清情势,并且促进冲突的修通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