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使人能触及的虚拟世界,所产生的间接效应也超乎想象。
她原来是个联结车厂的老板娘,三十九岁时学会上网,四十岁生日那天,向结了二十年婚的丈夫要求离婚,丈夫觉得她在开玩笑,她便从南部离家出走,投靠在网上认识的姊妹们,成功的找到工作,从基层上班族当起。
丈夫非常震惊,因为在二十年的婚姻中,女人一直以孩子为重、以夫为先,任劳任怨,而且有十足的「传统妇女美德」,连他的外遇都可以容忍下来,这一次根本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为什么她非走不可呢?他实在无法接受。
其实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只是那个引爆点在哪里,只有爆发的人本身最清楚。女人告诉我:「在四十岁生日这一天,我忽然领悟到,人生已过了一大半,我剩下的时间不是很多了,我想到我还要和他共度余生,不寒而栗,日子这样过下去虽然衣食无虞,但我一定死不瞑目。」
她本来对丈夫提起,她想一个人去旅行,丈夫直觉反应:「那家里的事谁来做?」使她出走的决心更坚强,因为她被物化成劳动力的来源。和洗碗机、吸尘器没两样。
她生活的世界无梦无诗无色彩,只有繁琐的责任,以及替不会做生意的丈夫收拾烂摊子,本来她对这种行尸走肉的生活已缺乏自觉,但网络上的虚拟世界、丰富的人际关系与网友们寄来的哲理小文章,使她发现自己生活的枯燥乏味,根本没有人关心她的感觉。她决定在「有生之年」见见世面。
丈夫觉得老婆被网络带坏了。他恨死网络,始终没有了解,自己才是让太太逃走的主因。
这是网络的诸多效应之一。如果你拥有的是一个「戒严时期」的脑袋,一定会觉得网络真坏,连一个进入「不惑之年」的女人也可以带坏。
「带坏」的指控常常出现在我们的周遭。父母认为学校的不良少年带坏自己乖巧董事又可爱的孩子,太太认为先生被猪朋狗友带坏才会有外遇,丈夫认为太太被三姑六婆带坏才那么虚荣,恋爱谈得不好就是因为畅销言情小说家写的爱情太梦幻,绑架案的发生必然导因于新闻媒体的不当报导……脑袋简单的把责任推到没关系的人,或一个抽象的名词头上,自己比较没有罪恶感。
这都是「戒严时期」的头脑——独裁者宣布戒严的道理很简单,他们认为只要没有坏份子散布坏不健康的思想,人们就会留在纯真洁白的年代里。
我们忽略了一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少人相信自己能够独立思考,更少人相信别人也有独立思考。在以背诵与服从为主要教学美德的时代,我们根本没有想到什么叫独立思考。
地震震不垮结构扎实的房子,真正的问题本来就存在,女人对婚姻的不满,像潜藏的癌细胞一样,网络只是X光,让它早一点曝光。没有伤口,就不会长疽。如果内在虚空,外在刮什么风, 都可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